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廣東女子欠高利貸出逃背後:部分資金係官員吸存

  • 發佈時間:2015-12-29 07:58:06  來源:中國青年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欠下數十億元高利貸債務後,45歲的惠州市惠東籍婦女沈應蓮于2014年1月18日出逃。2015年11月下旬,涉嫌合同詐騙的沈應蓮在京落網,其所帶的100多萬元現金花費殆盡,其中一部分用在了整容上。截至目前,警方接到報案總金額近10億元人民幣。知情人士透露,沈應蓮欠下的債務超過30億元,一些金主選擇不報案,是因為部分資金可能是來自製毒和腐敗領域的黑金。(《南方都市報》12月28日)

  因高利貸欠債跑路現象近年來不斷出現,有的跑路者已經落網,有的至今還未落網。未落網的原因之一是跑路者改名改姓易容。比如,沈應蓮出逃近兩年才落網,應該與其整容有一定關係。不過,沈應蓮還是沒有成功逃避。該案對某些人是一種警示:無論是欠債出逃者,還是其他出逃者,別指望通過整容逃避法律制裁。

  除此之外,沈應蓮案還給我們很多警示。比如,知情人士透露沈應蓮所欠的債務中,部分資金來自於制毒,這是一個值得注意的問題。另外,沈應蓮資金鏈斷裂的原因是經營房地産難抵高利貸。有的人借高利貸是為了“錢滾錢”——吃高額利差,而沈應蓮借高利貸是為了投資地皮和物業,這是因為過去多年中國樓市過於紅火,炒樓賺錢很容易。

  尤其值得關注的是,沈應蓮案背後有不少官員魅影。沈應蓮在借高利貸炒樓之前開餐館,結交了各路前去消費的官員,由此積攢人脈,並逐漸涉足房地産市場。如果沈應蓮老老實實開餐館,或許事業越做越大。而結交各路官員後有了“官脈”,慾望就會膨脹,以至於最後走上出逃之路。

  沈應蓮所借的高利貸中部分資金是官員非法吸存。比如惠東縣政府辦副主任、珠三角産業轉移園管委會主任鐘啟章分別向23名受害人吸存6億元人民幣,其中部分資金以高利息借給沈應蓮。官員之所以能吸收到這麼多存款,主要是他的特殊身份在做隱性擔保,等於是拿人民給予的權力、職務做違法的事,事發後受損失的不僅是借錢人,恐怕還有當地政府形象。

  高利貸中可能還有來自腐敗領域的黑金。之前,浙江溫州政法界一些人士就透露,官員私人資金進入民間高利貸的情況“非常普遍”。所謂官員私人資金,就包括合法收入和腐敗黑金。而腐敗黑金通過像沈應蓮這樣的中間人,一方面希望實現投資增值,另一方面希望把錢洗白。因而,必須查清高利貸中多少錢是腐敗黑金,具體涉及哪些官員。

  值得注意的是,在頻發的“欠債出逃”案件背後,不少都有官員魅影。有的官員充當著“二傳手”角色,利用身份優勢吸收存款然後賺取高額利差;有的官員則暗地裏把腐敗黑金出借。這説明,民間借貸市場上的高利貸,成了不少官員獲取暴利、自我洗白的另一通道。惟有嚴查高利貸案件中的資金來源,依法嚴懲問題官員,才能“去魅”。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