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不良資産證券化即將重啟 中行首單規模預計80億

  • 發佈時間:2015-12-10 08:59:07  來源:新華網  作者:孫璐璐  責任編輯:劉波

  多位消息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中行正在開展不良資産證券化業務,或將打響不良資産證券化重啟後“首槍”。

  目前,中行首單不良資産支援證券已進入評級階段,由中債資信和聯合資信兩家評級公司共同參與評級,計劃發行規模預計在80億元左右。記者就此事向中行求證,截至發稿前尚未得到中行回復。

  另據記者了解,為推進不良資産證券化的順利開展,銀行間市場交易商協會也計劃啟動不良資産支援證券資訊披露指引的制定工作。值得注意的是,昨日的國務院常務會上亦明確提出,要推動商業銀行落實不良資産處置政策,加大産能過剩行業呆壞賬核銷力度。

  四大行未全獲試點

  隨著銀行不良資産壓力的持續加大,創新不良資産處置手段,加快不良資産處置速度,成為銀行業從業者共同關心的話題。

  今年以來,包括央行、銀監會在內的多位監管官員,在不同的公開場合均表示要重啟不良資産證券化。但是,由於監管部門尚未正式披露不良資産證券化重啟的具體細節,有關不良資産證券化進展的真實情況仍未有明確消息。

  此前市場一度傳言,四大國有銀行均已獲得不良資産證券化的試點額度。但記者從多方了解到,四大行並未全部獲得試點額度,此前市場呼聲較高的“農行將獲得不良資産證券化重啟後首家資格”的消息亦不實。目前農行尚未獲得試點資格,也未啟動不良資産證券化相關工作。

  業內雖對不良資産證券化重啟關注較多,但對其態度仍謹慎。

  一家股份行投行部人士表示,雖然不良資産證券化潛力巨大,但在實際推進過程中存在多方挑戰,預計中行首單不良資産證券化産品在基礎資産的選擇方面也會比較謹慎。“基礎資産池中的資産應該分散度會很高,很有可能大部分資産只是逾期天數長些而已,並非呆壞賬。”

  實際上,此前我國銀行業中只有建行發行過一期不良資産證券化(“建元2008-1”)。該期産品的基礎資産中,損失類貸款佔比僅有13.32%,剩餘均為次級類或可疑類。在這僅有的一個歷史案例中,基礎資産的選定同樣較為謹慎。

  最大困難在投資端

  多位業內人士表示,雖然我國監管部門提出要積極開展不良資産證券化工作,但對不良資産證券化的風險仍存疑慮;加之目前存在現有法規條款制約、定價估值不確定、評級難度大、資訊披露不完善等問題,不良資産證券化的進展步伐仍小心翼翼。

  中誠信國際結構融資部總經理李燕對記者表示,目前開展不良資産證券化最大的問題在投資端。不少投資者一聽到“不良”二字就會謹慎一些,因為不良資産的現金流不易預測,資産的回收時間和回收率不確定,導致定價和估值難度大。

  “正常信貸資産的現金流穩定,還款時間較為明確,因此將其證券化後定價、估值比較容易。”李燕説,“但信貸資産之所以變為不良,就是因為貸款人的現金流出現問題,這部分貸款在證券化後需要對基礎資産的價值打折。可是,如何確定打折率,誰來確定打折率,則有較強的主觀性。”

  此外,目前監管機構對金融企業不良貸款批量轉讓規定較為嚴格。根據《金融企業不良資産批量轉讓管理辦法》,10戶以上不良資産批量處置,只能轉讓給資産管理公司,只有10戶以下的處置才可向社會投資者轉讓;且不良資産中個人貸款、債務或擔保人為國家機關的資産不能批量轉讓。

  “不良資産證券化重啟初期,應該還是會按照現有的監管要求做,但這也制約了業務的順利開展,監管應考慮放寬批量轉讓不良資産的限制。”上述股份行投行部人士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