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1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高息存款陷阱牽出銀行內鬼 從賬號到存單均偽造

  • 發佈時間:2015-12-10 08:56:43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程婕  責任編輯:劉波

  如果有人許諾高息存款,而且打保票説存在銀行裏很安全,您一定要警惕自己遇到了騙子。近日,22位儲戶在山東濱州某銀行的1.5億元存款不翼而飛。該銀行已有兩名工作人員被警方控制,涉嫌偽造金融票證罪。

  從賬號到存單都是偽造

  2014年5月8日,浙江紹興的顧先生在山東省農村信用社某支行櫃檯存款500萬元,定期一年。今年存款到期後,他從紹興再到山東該銀行櫃檯取款。結果被告知,從賬號到存單都是偽造的。工作人員表示,單據上的經辦人確有其人,但章不對。

  像顧先生這樣被騙的儲戶還有21位,總共被騙1.5億元。除紹興以外,杭州、台州等地都有儲戶成了受害者。這些浙江的儲戶之所以要跑到山東的銀行辦理定期存款,是因為有仲介告訴他們,這家銀行除銀行規定利息外,還能額外得到高息,就是業內常説的“貼息存款”。

  據知情人士透露,目前這起案件中大部分資金都流向濱州一家企業,而這家企業資金鏈斷了,所以無法支付這些儲戶的本息。經調查,這22名儲戶的存款原來承諾的貼息利率高達13%,並且當場支付;儲戶都被要求籤署一份“承諾書”,承諾一年內不提前支取、不查詢賬戶等。

  不法分子往往打銀行幌子

  從公開報道看,這類高息存款引發的詐騙案時有發生。比如今年5月,一些客戶在石家莊地區某大行國有銀行網點的大額存款也不翼而飛。據了解,這些案件也是不法分子以高息為誘餌詐騙客戶資金的。在其中的一起案件中,社會人員高某、孫某向客戶余某許諾給予8%的貼息,由高某陪同余某到石家莊某支行隨機排號辦理了300萬元定期存款業務,並開通了網銀、申領了U盾。此後,這筆定期存款通過余某本人U盾轉為活期存款後分4筆被轉出,其中24萬元轉給了余某自己,54萬元分別轉給了高某、孫某。

  業內人士表示,目前一些地方非法集資和金融詐騙案件多發,而且在此類案件中不法分子往往打著銀行的幌子,以“高息”為誘餌,編造謊言騙取客戶資金。對此,他提請客戶不要相信所謂“熟人”的蠱惑和各類非法存款仲介關於“高息”的虛假宣傳。根據法律法規,銀行不可能給予客戶超出正規利息的收益。同時,客戶一定要保管好自己的U盾和密碼,避免上當受騙。

  銀行員工和騙子合謀、內外勾結

  一些大額高息存款詐騙案還有一個共同特點,就是有銀行員工和騙子合謀,內外勾結。不法分子利用銀行工作人員的特殊身份,給受害人營造了一個在銀行存款的安全假像。比如近期一起發生在杭州的案例。自2010年起,在犯罪嫌疑人李某指使下,某國有大行員工陸某及其同夥以可辦理高息存款為由,誘使客戶交出銀行卡、密碼、身份證,並偽造銀行承諾函,吸收儲戶資金。目前,四人因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罪被刑事拘留。登記被騙的儲戶已超過100人。

  2014年初,杭州聯合銀行42位儲戶總計9505萬元存款“不翼而飛”。後經警方查明,犯罪團夥收買了銀行的工作人員祝某,儲戶在櫃檯存錢時,在輸入密碼時被誤導,資金被存入後立即被轉到其他賬戶上。

  因此也有銀行業內人士建議銀行應該完善內部管理流程,特別需要通過後臺監控,對一些異動賬戶進行數據分析,對櫃檯可疑狀況及時進行調查,防止出現一兩個人就能擅自完成客戶轉賬的情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