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商業銀行如何應對利率市場化

  • 發佈時間:2015-12-02 01:09:24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北京交通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邱奇

  1993年十四屆三中全會提出了利率市場化的基本構思,經過二十多年的穩步推進,我國銀行間同業拆借、國債、金融債券、企業債券、外幣存貸款等利率已經實現了市場化。今年10月23日,中國人民銀行宣佈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同時下調金融機構人民幣存款準備金率。同時,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標誌著人民幣存貸款利率也基本實現了市場化。至此,中國利率市場化基本全部完成。利率的市場化會對整個社會經濟産生重大影響,尤其是以存貸款為主要業務的商業銀行。

  首先,利率市場化會加劇銀行間的競爭,導致商業銀行進一步分化。利率市場化後,價格競爭將成為銀行競爭的重要手段之一。為了吸收更多資金以擴大信貸規模,銀行會傾向於提高存款利率;另一方面為了避免客戶流失,貸款利率需保持在市場平均水準,從而導致存貸利差變窄。

  其次,利率市場化會迫使商業銀行轉向專業化經營。目前我國商業銀行提供的金融服務同質化嚴重,缺乏自身獨有的特點。利率市場化後,銀行間的市場競爭會更激烈,在同業競爭中,大而全卻毫無特色的同質化金融服務必將會被市場淘汰。

  再次,利率市場化會增加商業銀行的潛在信用風險。利率市場化後,商業銀行為了追求高額利潤,風險偏好會上升,往往會選擇高收益的項目,高收益必然伴隨著高風險,商業銀行經營的風險也同時增大。

  面對利率市場化如此大的影響,商業銀行尤其是中小商業銀行必須在市場細分的基礎上找準自己的市場定位,建立自己穩定的客戶群。通過研究客戶的金融需求,以目標客戶為中心,開創自己的特色業務並做大做強特色業務,建立在市場上的不可替代性,實施差異化競爭戰略。

  首先,要提升自身定價能力,同時重視風險防控。商業銀行應該從自身定價能力的現狀出發,選擇適當的定價方法,提高精細化管理水準,協調內外部定價,進一步加強定價能力建設,針對不同客戶的服務需求,設立分層的利率體系。對優質客戶可以提供更多更優惠的利率選擇,對高風險客戶可以正確評價收益與風險的關係。在這個體系中,商業銀行需要根據自身情況、客戶條件和外部環境,合理制定存貸款利率,達到提升盈利能力和降低風險的雙重目標。

  其次,積極發展金融服務,提升中間業務比重。以提供金融服務為主的中間業務相對於傳統貸款業務,具有風險低、發展空間大、差異性大、客戶價值挖掘度高等優勢。國際上商業銀行的中間收入一般佔總收入的40%-50%,有的銀行佔比甚至超過70%,而我國中間業務發展較晚,大部分國內商業銀行的中間業務收入佔比約為10%,具有較大發展空間。因此積極發展中間業務將是我國商業銀行有效增加利潤、應對利率波動風險的有效措施。

  再次,利用自身優勢,通過不斷的金融創新,發展特色業務。中小商業銀行同時具備業務審批環節少、市場反應速度快、地方性支援較多等優勢,唯有充分挖掘這些優勢,根據市場和客戶需求不斷地推出適合客戶發展的新産品,從而穩步推進商業銀行的金融創新,發展特色業務,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佔有立足之地。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