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利率市場化改革完成 深刻變革商業銀行未來發展

  • 發佈時間:2015-10-25 07:14:00  來源:金融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郭偉瑩

  歷時多年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宣告完成。10月23日晚間,央行在宣佈“雙降”的同時,指出“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宣告了我國利率管制時代的徹底終結。

  作為全面深化金融改革的核心一環,利率市場化改革的完結對於商業銀行而言意義重大。從業內專家普遍觀點來看,由於此前在利率市場化快速推進的過程中,商業銀行對利率管制的結束已經作出了充足的準備,因此短期不會産生實質性影響,但長遠來看,將深刻變革商業銀行的未來發展。

  中金所研究院首席宏觀研究員趙慶明表示:“由於此前的浮動幅度銀行還沒有用足,此次放開不會有實質性影響。但是利率管制時代的結束對銀行利率定價能力提出更高要求,真正的挑戰到來了。”

  與此同時,恒豐銀行研究院執行院長、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認為:“利率市場化的完成並不意味著存款利率會因此立即飆升。一方面,我國現在總體上流動性寬裕,利率不具備迅速走高的條件;另一方面,央行仍然會採取窗口指導、自律機制等方式,對存款利率進行合理引導。”

  自去年以來,央行每次降息的同時都在逐步放開存款利率浮動區間。從去年11月22日的1.2倍,到今年3月1日的1.3倍,再到5月11日的1.5倍,在此過程中,各家銀行“一浮到頂”的情況逐漸絕跡,主動定價能力日益凸顯。從這一意義來看,商業銀行已經做好了迎接利率市場化完結的充分準備。

  “此前將上限放大至1.3倍時商業銀行大多數已經沒有再上浮存款利率,説明存款利率上限實際上已經失去約束力,銀行存款自主定價能力基本都由銀行自身掌控。”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表示。

  事實上,除了商業銀行逐步加強主動負債的意識之外,相關政策也在積極推動——日前推出的大額存單為商業銀行增加了一種主動負債的途徑,近期存貸比取消也為銀行提升主動負債掃清了障礙。“放鬆存貸比限制促使銀行以更為多元化的方式來籌集資金,主動負債在銀行資金來源中所佔的比重將越來越高。此外,以存定貸、存款立行等傳統管理思路,或會逐漸讓位於更為科學、全面的資産負債管理,銀行經營也將向著更為精細化的方向發展。”曾剛表示。

  對於銀行業在此背景下的發展趨勢,董希淼認為:“利率市場化是金融市場發展的必然産物,給我國商業銀行帶來了全面的影響。其強調商業銀行在市場經濟活動中的獨立性,使銀行在市場競爭中獲得更大的自主權和主動權,但同時伴隨著更大的風險。商業銀行應積極應對,尤其是要不斷提升存款定價能力、資産負債匹配能力、流動性管理能力,並進一步創新産品和服務,改善盈利結構,助推實體經濟發展,為金融消費者提供更好幫助。”

  相較于利率市場化的終結,“雙降”則實屬意料之中。

  “此次"雙降"在意料之中,符合市場預期。存貸款利率下調均為0.25個百分點,為對稱降息。存款準備金率的下調,依然是"全面降準"+"定向降準"的組合,預計可以釋放流動性7000億元左右。”董希淼表示。

  業內專家分析稱,此次“雙降”于實體經濟而言,將有效提高銀行體系的流動性供給,進一步改善實體經濟的融資環境,特別是對金融資源更好地進入“三農”和小微企業等重點領域提供正向激勵。于銀行而言,實體經濟的改善將進一步反饋到銀行系統,有助於避免銀行壞賬的集中出現,且長期來看有利於加速銀行業轉型,推動銀行業變革。

  “目前,實體經濟挑戰仍然比較嚴峻。"雙降"是為穩增長創造良好的貨幣環境,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實體經濟的融資成本,改善融資可得性。”曾剛表示。

  在“雙降”通道下,加速信貸結構調整優化仍將是整個銀行業的發力方向。多位銀行業內人士接受採訪時表示,未來銀行業信貸配置將更加著眼于支援經濟轉型、産業升級和提高效率,同時,進一步加大對小微企業、“三農”和戰略性新興産業等國民經濟重點領域的信貸投放,使業務結構不斷與宏觀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相適應。與此同時,在利率市場化改革的驅動下,商業銀行將加速調整資産負債結構,變革盈利模式。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