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2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城商行第三波上市潮涌 未來突圍之路還有多遠

  • 發佈時間:2015-11-23 09:15: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隨著被按暫停鍵4個月之久的A股IPO近期重啟,早有上市圖謀的城商行因此再度看見衝擊A股上市的曙光。11月13日,哈爾濱銀行預披露招股説明書顯示,該行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36.66億股;此外,根據證監會公佈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資訊披露系統顯示,江蘇銀行已經通過發審會。對此,業內人士表示,隨著我國A股IPO制度的改革,城商行有望迎來上市潮,但如何控制不良率和對業務經營進行突圍轉型也是之後城商行要面臨的問題。

  城商行第三次衝擊IPO

  自2007年寧波銀行南京銀行北京銀行3家城商行登陸A股上市,一晃八年過去,A股IPO的大門一直被關閉,直到今年6月,證監會披露了包括江蘇銀行、上海銀行等10家城商行的上市審核程式進度,才重新燃起了城商行開啟IPO的希望,而7月股災的出現讓城商行的希望再一次被澆滅。如今,隨著A股IPO的再度開閘,城商行再次看到衝擊IPO的曙光。

  11月13日,哈爾濱銀行預披露招股説明書顯示,該行擬在上交所發行不超過36.66億股。11月12日,證監會公佈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資訊披露系統顯示,在目前處於正常審核狀態的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企業中,江蘇銀行排在第二位,其審核狀態為已經通過發審會。這意味著,經過長達八年的漫長等待,江蘇銀行正式獲得上市通行證。事實上,除了江蘇銀行之外,目前等待上市的還有貴陽銀行、杭州銀行、上海銀行、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5家城商行,以及吳江農商行、常熟農商行、無錫農商行、張家港農商行、江陰農商行5家農商行。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上述11家已反饋、受理的銀行,在上述城商行中,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以及盛京銀行均已實現H股上市。其中,徽商銀行、哈爾濱銀行均於今年5月宣佈將回歸A股,徽商銀行擬發行不超過12.28億股A股。實際上,繼國有銀行、股份制銀行上市之後,第三波地方銀行上市潮似乎已經到來。根據公開資訊,7月以來已有包括盛京銀行在內至少5家城商行啟動、重啟A股上市計劃。最新的案例是西安銀行,11月6日西安銀行發佈公告,將於今日舉行2015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審議該行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授權辦理首次公開發行A股股票並上市的具體事宜等議案。

  不良率控制是關鍵

  實際上,城商行密集籌劃上市的一個重要背景就是銀行不良貸款快速上揚。根據銀監會9月末公佈的數據,9月末上市銀行不良餘額9080億元,環比增長6.9%,不良率1.52%。16家上市銀行中,除了寧波銀行不良率較年初下降以外,其他銀行的不良貸款均出現雙升。

  以江蘇銀行為例,根據其招股書,截至2014年12月31日、2013年12月31日和2012年12月31日,江蘇銀行不良貸款率分別為1.3%、1.15%和1.01%。對此,江蘇銀坦承:“報告期內本行不良貸款率高於同業平均不良貸款率水準,主要係其業務區域集中在江蘇省內,2012年以來,受宏觀經濟下行和外需不振影響,以民營經濟、出口加工見長,對出口依存度比較高的長三角不良貸款增長較快,集中爆發風險的江蘇省原支柱産業‘鋼貿、光伏和航運等行業’也是本行的重點客戶,致使本行報告期內不良率高於全國同行平均水準。”

  實際上,不僅僅是江蘇銀行正在面臨著不良率高企的問題。北京商報記者查閱公開資料發現,今年5月29日,證監會在官網發佈“中小商業銀行發行上市審核的監管問答”,對審核中小商業銀行發行上市時重點關注的兩類、15個問題一一解答,其中主要內容包括風險管理、盈利能力等問題。此外,在2015年全國城商行年會上,銀監會主席尚福林説,截至2015年6月末,城商行不良貸款餘額升至1120億元,不良貸款率1.37%,較年初增加0.22個百分點。“在相當長一段時間內,防控信用風險仍然是城商行的首要任務。”

  一位城商行資深從業人士表示,事實上,這麼多年來城商行上市難的最重要問題就在於不良率本身過高,難以達到證監會對其相關的要求。“不良率是城商行上市必須要解決的問題。”該人士如此表示。

  轉型突圍之路還有多遠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城商行上市風聲不斷傳出,也引發業內對其發展現狀的關注。北京商報記者了解到,但在如今經濟正面臨下行、利率市場化深入推進的背景下,城商行正面臨著來自不同方面的挑戰。

  “不良率增加會影響銀行本身的餘額儲存量,進而會影響到銀行的具體零售業務,城商行零售和大型股份制銀行相比本身就比較小,而且它的規模産品比較少,銷售渠道也比較少,所以一些零售數據很不好看。”一位專注城商行網點資深行銷人士表示。

  事實上,這只是城商行業務面臨挑戰的冰山一角。在銀行業整體繁榮的表面之下,銀行業內部分化在不斷加劇。比如北京銀行、南京銀行等通過上市迎來高速發展,內部治理持續優化;另一方面,一部分銀行由於資産規模較小、風控能力較差等因素制約,經營陷入了困境。

  “這主要是跟客戶結構有關,城商行、農商行客戶主要集中在本地,而且貸款規模小,而大中型銀行大中型客戶比較多,所以城商行只要有一兩個大客戶出問題,整個利潤都會受影響。”一位不願具名城商行高層向北京商報記者表示。

  一位不久之前獲得私募牌照的地方城市銀行副行長對北京商報記者表示,在當前面臨業務轉型突圍的背景下,城商行不應該把國有五大行和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作為對手,而應該立足於本地經濟的發展,進行綜合化經營。具體來説,應著重業務體系、資産結構、風險管理三方面進行調整,“城商行可以經營資産及相應的風險和風險資産,而不是持有資産及相應的風險到期”。該副行長稱。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