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良資産壓力上升 上市銀行凈利增速逐季下滑
- 發佈時間:2015-11-06 10:13:34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上市銀行三季報已全部出齊,截至9月末,16家上市銀行共實現凈利潤10360.5億元,其中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前三季度實現凈利潤總額為7576.6億元。年初以來,在利率市場化導致凈息差縮窄及經濟下行引發資産品質壓力上升的兩端夾擊下,上市銀行凈利增速呈逐季下滑之勢。
“前三季度,上市銀行凈利整體增速為2.1%,較上半年的2.4%微降,與我們此前的預期一致;城商行前三季度凈利增速保持平穩,整體增速達15.5%,遠高於上市銀行平均水準;股份制銀行平均增速為5.6%,較上半年微降0.8個百分點;國有五大行凈利增速僅為0.6%,落後於上市銀行整體增速。”民生證券銀行業研究員廖志明分析稱。
“業績下滑還會持續”
梳理三季報,16家銀行中只有平安銀行、寧波銀行和南京銀行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達到兩位數,分別為13.04%、16.06%和24.48%,其他13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僅為個位數。若將前三季度的數據與上半年的數據對比,只有農行、浦發銀行和寧波銀行的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增速相較上半年有所上升,其他13家銀行的凈利潤增速均在下滑。
工行、中行、建行和農行四大行前三季度的凈利潤同比增速均在1%以下,交行的前三季度凈利潤增速也只有1.01%。值得注意的是,交行第三季度凈利潤為147.16億元,較去年同期的147.49億元減少0.33億元。中國銀行第三季度凈利潤407.99億元,較去年第三季度的414.09億元減少6.1億元。兩家銀行第三季度單季利潤同比均為負增長。
聯訊證券投研中心執行總經理付立春對《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商業銀行的存貸業務收入仍然是其收入的主要來源,中間業務經過這些年的發展,比重有所提高,但仍不充分。而存貸業務和經濟發展密切相關,一方面,在經濟轉型和升級的過程中,出於風險考量,銀行貸款較為謹慎和保守,因此“量”上有所下跌;而央行從去年底持續降息,並力推存款利率市場化,銀行利差被削弱,“價”上也有所下跌,因此,利潤下滑是意料之中的。
實際上,在上一輪四萬億投資刺激計劃後,一些歷史因素造成的壞賬也逐漸在銀行報表中體現出來,銀行為此要為不良資産做更多撥備,這也會對利潤造成衝擊。“中國銀行業目前處在一個不利的境地,業績下滑還會持續。”付立春説。
據《經濟參考報》記者統計,16家A股上市銀行三季度末的不良貸款餘額約為9010億元,較上半年末上升635億元。除寧波銀行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與上半年末持平、南京銀行三季度末不良貸款率微降0.01%以外,其他14家上市銀行的不良貸款餘額和不良貸款率均呈現雙升局面。
中國社科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在接受《經濟參考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利潤增速趨於平穩甚至下降是正常的。本身金融業是支援實體經濟的,實體經濟出現波動,銀行也就無法擺脫週期波動的影響。尤其是大型銀行,其規模首屈一指,利潤增速下滑也會更為明顯。”
加碼中間業務促收入增長
在傳統存貸業務受到經濟下行週期衝擊之下,不少股份制銀行選擇重新發力中間業務。
三季報顯示,平安銀行和光大銀行前三季度的手續費和佣金凈收入同比增幅均超過50%,達到58.03%和50.72%。另外,招行和華夏銀行前三季度的手續費和佣金凈收入同比增幅也接近50%,分別為47.16%和42.19%。
“此前,大型國有銀行的收入結構比較平衡,中間業務根基好,傳統的中間業務,比如託管、銀行卡結算等業務本身就有優勢。相比較而言,股份制商業銀行過去中間收入的佔比較低,這兩年,其推動新興的中間業務,比如理財、資産管理業務發展較快。”曾剛説。
普華永道此前發佈的報告指出,股份制銀行在開拓新型渠道方面,順應國家推行“網際網路+”戰略,大力創新手機銀行、直銷銀行、線上支付、網上銀行、微信銀行等網路金融産品和服務,並且加快傳統網點的改造與轉型,提升了客戶體驗,促進了業務收入的增長。
金控思路、綜合化經營思路逐漸顯現
在整個行業順週期利潤下滑之下,綜合化經營和金控集團的思路成為銀行業應對挑戰和轉型的共同選擇。不少銀行都在尋求“全牌照”“一站式”經營的路上越走越遠。
曾剛表示,當銀行發展到一定階段,綜合化經營就是必然趨勢。客戶的需求是所有的,如果銀行只能提供其中“一段”的服務,那客戶必然要被別人搶走。
業內分析人士認為,目前,工、農、中、建四大行以及民生銀行等大型股份制商業銀行都已通過子公司的形式獲得兩種以上金融牌照,銀行母子公司的模式已現雛形,從公司治理層面上看,銀行相比非銀金融企業,無論是在資産規模、利潤規模,還是在渠道數量、社會融資佔比方面,都具有顯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