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03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紀檢監察報批銀行:管好自己的門 看好自己的人

  • 發佈時間:2015-11-09 13:19:59  來源:光明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波

  原標題:中國紀檢監察報刊文批銀行:“管好自己的門,看好自己的人”

  據中國紀檢監察報11月8日報道 經濟全球化的時代,既有資本流動的便利,也暗藏著種種風險,這給反腐敗工作帶來了新的挑戰。據中國人民銀行發佈的最新數據,僅今年4月至今,全國已破獲“地下錢莊”轉移贓款案件92起,涉案金額8000多億元。公安部有關負責人更是指出,“地下錢莊”不但涉及金融、證券等經濟犯罪,還日益成為各種犯罪活動轉移贓款的通道,成為貪污腐敗分子的“洗錢工具”和“幫兇”。

  不看不知道,一看嚇一跳。“地下錢莊”的涉案金額如此之巨,一些地方違法犯罪活動如此猖獗,令人震驚。這些“地下錢莊”,越過法律的底線,游離于金融監管體系之外,從事非法買賣外匯、跨國(境)資金轉移或資金存儲借貸等業務。其存在不僅嚴重擾亂金融資本市場秩序、對金融安全造成威脅,而且成為腐敗分子的暗流管道,加大了反腐的難度。可以説,“地下錢莊”是社會的毒瘤,必須予以剷除,反腐的天網更不能忽略這一隱秘的地帶。

  目前,儘管有關部門的打擊行動取得了階段性成果,破獲了一些大案要案,但“地下錢莊”違法犯罪活動依然猖獗。涉案金額越來越大,交易手段愈發隱蔽,業務品種也日趨多樣,監管方面的短板,更是逐漸暴露出來。

  通過案件分析發現,“地下錢莊”往往通過“境內人民幣、境外外幣平行交割”的“對敲”方式,實現非法資金轉移。一個巴掌拍不響,“對敲”得以實現,一個重要前提就是境內賬戶的建立。“地下錢莊”案件中,最為關鍵的證據就是資金轉賬記錄,但根據異常交易線索追查犯罪主體時,卻發現註冊身份全是假的。也就是説,“地下錢莊”控制的公司都是“空殼”,資料都是假的,卻依然通過了銀行網點的審核。監管的缺失,由此可見一斑。

  調查發現,在利益驅使下,一些銀行對客戶交易的真實性沒有盡職審查,有些銀行工作人員甚至當起了“掮客”,利用銀行客戶資源做起居間介紹的生意。這就使得監管之門洞開。由此可見,“地下錢莊”的大行其道,既有金融監管上的問題,也有金融腐敗的因素。因而,治理“地下錢莊”,需要多管齊下,綜合施策。一方面,適應對外開放的新形勢,完善相關法律和金融監管機制,加大對金融違法犯罪活動的打擊力度,從制度上增加犯罪成本。另一方面,銀行等相關機構應“管好自己的門,看好自己的人”,通過嚴格管理、加強內控,認真履行審查、核查、追溯等職責,堅決懲處“內鬼”。只有這樣,才能逐漸壓縮“地下錢莊”的生存空間,有效封堵腐敗分子的洗錢渠道。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