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0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央行:存量債務置換使社會融資規模減少

  • 發佈時間:2015-11-09 08:16:16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截至9月底,地方政府已發行置換債券超過2萬億,其中大部分用於置換地方融資平臺借入的存量債務(如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

  11月6日晚間,中國人民銀行發佈三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報告認為,目前M2增速高於名義 GDP 增速較多,貨幣供應總體較為充裕。

  對於當前的貨幣環境,報告認為,央行通過下調人民幣存貸款基準利率等方式引導市場利率平穩適度下行,從量價兩個方面保持了貨幣環境的穩健和中性適度。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中性適度”的定性並非央行首次提到。在今年一季度和二季度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央行對於當季度的貨幣環境都認為是“中性適度”。

  “中性適度其實一直都是這麼講的,主要還是根據情況來及時調整。”民生證券研究院宏觀經濟主管朱振鑫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表示,“中性適度在不同的階段有不同的含義,現階段的意思還是偏寬鬆的。”

  對於當前的貨幣環境,中國人民銀行研究局局長陸磊10月26日上午在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舉辦的“經濟每月談”會議上公開表示:“總的貨幣條件我們稱之為‘中性適度’,還是偏寬鬆的。”。

  具體而言,9月末廣義貨幣供應量M2餘額增長13.1%;同期人民幣貸款餘額增長15.4%,而同期GDP增速和CPI增速之和不到9%。顯然,M2增速和貸款增速都遠高於GDP增速與CPI增速之和。陸磊認為,三季度無論是貨幣還是信貸(增速),都超過了(即GDP增速+CPI增幅),因此貨幣條件中性寬鬆。

  從價格來看,今年以來,央行通過多次降準降息已使利率明顯下降。央行數據顯示,9月份非金融企業及其他部門貸款加權平均利率為5.7%,相比6月末下降0.35個百分點,相比去年12月末則下降1.08個百分點。

  值得注意的是,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有所減少。央行的統計數據顯示,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增量為11.94萬億元,同比減少5786億元。央行認為,前三季度社會融資規模減少的原因是地方債置換。

  Wind數據顯示,截至9月底,地方政府已發行置換債券超過2萬億,其中大部分用於置換地方融資平臺借入的存量債務(如銀行貸款、信託貸款等)。

  在央行的統計口徑中,地方融資平臺屬於社會融資規模統計的非金融企業部門範疇而計入社會融資規模,而地方政府的融資方式則在社會融資規模統計之外。因此存量債務置換會使社會融資規模減少。

  “如果還原該因素,金融對實體經濟的實際支援力度超過往年。”央行三季度的貨幣政策報告如是表示。

  央行下一階段的貨幣政策依然面臨著“穩增長”和“調結構”的平衡壓力。宏觀經濟層面,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前三季度全國實現國內生産總值(GDP)48.8萬億元,同比增長6.9%。

  其中,一、二、三季度分別增長7.0%、7.0%和6.9%。三季度的經濟增速是宏觀經濟自2009年二季度以來首次跌破7%,宏觀經濟依然面臨著下行壓力。

  具體而言,除消費需求大體穩定外,投資和外需都面臨著較大的下行壓力。前三季度固定資産投資增速為10.3%,相比去年同期下降5.8個百分點,而同期進出口增速則負增長。

  此外,PPI連續43個月處在負值區間,反映出傳統工業領域産能過剩矛盾仍比較突出。一些傳統産業、過剩産能向下調整的慣性仍然較大,低效企業佔用大量資源。

  對於下一階段貨幣政策,報告稱繼續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既要防止結構調整過程中出現總需求的慣性下滑,同時又不能過度放水、妨礙市場的有效出清,為經濟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營造中性適度的貨幣金融環境。

  “依然堅持‘中性’意味著貨幣政策未轉向全面寬鬆。”民族證券首席宏觀分析師朱啟兵對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指出,“大水漫灌式的貨幣政策不在央行的選擇範圍內。”他認為,在目前銀行的風險偏好下,這種操作(大水漫灌)更可能的後果是資金繼續流入軟預算約束部門,固化原有的産業結構。

  朱振鑫則認為:“7月和8月貨幣政策出現掣肘主要是CPI上行、人民貶值壓力比較大,現在人民幣比較穩定,而CPI低位運作和PPI負增長的情況下,往後還會有降準降息的可能。”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