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利率市場化將帶動金融産品多元化

  • 發佈時間:2015-11-02 07:00:28  來源:南方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理財觀察

  中國人民銀行決定自2015年10月24日起,對商業銀行和農村合作金融機構等不再設置存款利率浮動上限。這標誌著我國的利率管制已基本放開,利率市場化改革已步入了里程碑式的新階段。

  國內外經驗表明,存款利率市場化改革最好在物價下行、降息週期中進行,這樣存貸款定價就不會因放鬆管制而顯著上升。當前,我國物價漲幅持續處於低位,正處於利率下行週期,為放開存款利率上限提供了較好的外部環境和時間窗口。

  而央行將利率市場化與降息週期結合起來,也起到了較好的對衝作用,避免商業銀行負債端受到較大的衝擊。一方面,此前幾次的存款上浮區間的放寬使銀行存款端的定價已接近自主定價,且基本沒有出現大幅上浮的情況,在目前市場較為寬鬆的貨幣環境下,銀行存款端惡性競爭動機並不強;另一方面,隨著存貸比取消、同業存單和大額存單的推出,銀行對於存款的依賴程度減輕,未來銀行在負債端的配置將更為多元化。

  利率市場化是金融産品多樣化發展的重要渠道。隨著經濟社會發展,金融資源的配置需求已經高度多樣化了。只有利率市場化了,帶動金融産品多樣化發展,進行差異化定價,才能滿足多樣化的需求。

  比如,對於保險産品而言,隨著保險定價利率市場化和銀行存款利率市場化先後完成,因管制而導致的産品收益率差異就會逐步縮小。同時,以存款為代表的剛性兌付金融産品範圍會進一步收縮,風險收益匹配將更加市場化,進而持續推動金融産品的有序分層。數據顯示,降息之後存款基準利率為1.5%,費率市場化之後分紅險定價利率在2.5%—3.5%,傳統險定價利率3.5%,年金保險定價利率4.025%,萬能險保底收益率1.75%—2.5%,理財産品收益率4.76%—4.89%,信託平均收益率8.51%。

  我國的利率市場化改革已走過了20多年的風雨歷程,它既是中國經濟體制改革非常重要的內容,也是實現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的重要環節。

  當前利率市場化改革已行進到關鍵節點。推進利率市場化,除了讓市場供求決定利率外,還需要與央行監管調控結合起來。

  央行放開利率管制並不意味著央行不再進行利率管理,一放了之。一方面央行在一段時間內仍會繼續公佈基準利率對市場予以指導,另一方面創新型貨幣工具的不斷豐富也使得央行能夠對利率進行更精準的調控,進而影響其他金融産品的定價。核心就是要建立健全與市場相適應的利率形成和調控機制,提高央行調控市場利率的有效性。郭家軒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