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4月27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實體融資困境加劇 銀企爭相自保

  • 發佈時間:2015-10-20 07:32:48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田燕

  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不減的背景下,《經濟參考報》記者在東中西部多地調研時發現,一方面企業經營效益下滑,現金流吃緊,信用風險加大;另一方面,個別銀行機構為自保,或抽貸或騙還,導致部分企業資金鏈崩盤。更令人擔憂的是,銀企之間的博弈已經在雙方心理層面産生連鎖反應,彼此不信任感加重,銀行機構更加惜貸、慎貸,企業還款意願降低,加上一些地區民間融資成本不降反升,實體經濟融資愈發艱難。

  爭相自保或引發惡性迴圈

  記者調查了解到,我國宏觀經濟由高速向中低速轉型之時,企業、銀行機構都面臨著較大的轉型壓力。銀行機構指責社會信用環境惡化,逃廢債行為又有抬頭,放貸更加謹慎;企業指責銀行抽貸、騙還,導致企業資金鏈斷裂,成了壓垮企業的最後一根稻草。

  位於湖北襄陽的萬寶糧油公司是農業産業化國家重點龍頭企業之一,前幾年襄陽幾乎所有的銀行機構都爭相給這家明星企業貸款,高峰時期8家銀行放款總額接近8億元。2011年國家開發銀行引導該企業遠赴莫三比克種糧,並承諾給予信貸支援。2013年底,經濟形勢發生了變化,浦發銀行抽貸7000萬元,隨後各家銀行紛紛跟進回籠貸款,企業現金流瞬間枯竭。

  還有企業人士告訴《經濟參考報》記者,為收回貸款,基層銀行信貸人員採取“騙還”的方式收貸。一位業內人士介紹,此種現象很普遍,銀行信貸經理擔心企業不還錢,哄騙企業還貸後還能續貸,讓企業到小貸公司借過橋資金還貸款。結果貸款下不來,企業高息過橋資金變成了長貸,資金鏈馬上吃緊。

  中部一家石材加工企業老闆説,“去年一家國有銀行的客戶經理騙我還款,説是先想辦法還了,10天左右可以再貸出來,我就去小貸公司借了些過橋資金,月息3.5%,哪知道半年都貸不下來,每個月高利貸利息壓得企業喘不過氣。”到今年初,經過與銀行反覆溝通,終於拿到了2800萬元貸款,但已經元氣大傷。

  銀行機構則指責當前企業誠信度不佳,抽貸的往往都是信用不佳、發展前景暗淡的企業,而且經濟結構調整過程中必然有一些産能過剩的企業會遭到淘汰,“誰都怕碰到地雷”,信貸投放只能從緊,尤其小微企業風險更高。在溫州,去年該市公安局共辦理逃廢債務案件165起,案件數量同比上升200%,涉案金額達4.2億元。

  福州農商行董事長張永良説,一些企業把銀行的信貸資金當成自己的錢,有錢也只還高利貸,銀行的錢能拖就拖,不講誠信。

  銀企信任生態遭破壞

  銀行機構人士和企業分析,銀企關係惡化是當前經濟困難期的表現,其主要原因還在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信用風險增加、銀行風險與補償機制不匹配,短期看銀企爭相自保,一有風吹草動即可能破壞靠雙方脆弱的互信基礎。

  由於經濟下行壓力加大、企業違約增多、擔保圈風險相互傳染等因素影響,當前企業信用風險呈現出明顯加大的趨勢,銀行業不良貸款快速上升。多家銀行機構負責人介紹,這表現在一方面不少地方大額信用風險持續暴露、多點擴散。另一方面,風險蔓延正在加劇,有可能引發連鎖反應。從目前情況看,存在從小微企業向大中型企業蔓延、從産能過剩行業向上下游行業蔓延、從風險已經顯現地區向其他地區蔓延的跡象,銀行授信客戶失聯跑路事件層出不窮。

  中部一家城商行董事長説,“降息降準只是解決了資金緊張的問題,解決不了貸款放給誰的問題,銀行現在是不敢放貸,風險與風險補償機制不匹配。前期第一輪定向降準的時候沒有本行,我們也沒有要去爭取的意願,哪怕增加了10億元的流動性,這10億元還是得貸出去,如果碰到風險,銀行可能要通過其他100個貸款項目才能填補這個損失,還不如不要這個資金,把它存在人民銀行。”

  即便是基層金融機構,也認為銀行機構存在短視行為,從一種輕率到了另一種輕率,但對於基層金融機構來説,無力改變當前格局。廣發銀行無錫支行相關負責人説,當前銀行的信貸文化與績效考核有問題。碰到經濟上行期,層層加碼盲目擴張,基層為了拿獎金、薪酬,不加選擇地投放,前幾年擴張總盤子甚至遠高於GDP。現在,當宏觀經濟遇到暫時困難,遇到風吹草動爭先恐後採取抽貸奪路而逃,加速了企業死亡。這也是源於各家銀行考核,對於不良貸款處罰問責力度過於苛刻。

  該負責人説,蘇南地區過去民間借貸發達,有效幫助企業解決了現金流問題。但如今形勢不好,“到期必還”的信用被打破。企業間、銀企間信任關係遭到破壞。銀行也面臨同樣的問題,比如以前講今天還了,明天就貸給你,現在權力上收,貸款還完後不貸、少貸、遲貸等現象普遍。以至於一些本來關係好的企業,也擔心還了貸款無法續貸,反而出現有錢不還的情況。“有企業家就説,現在不敢還了,還了之後再高利息也借不到,新貸也辦不了。”

  融資成本高企實體輸血更難

  《經濟參考報》記者了解到,雖然銀企關係惡化並不是普遍現象,但已經對雙方心理産生影響,不信任感普遍增強,這給實體經濟復蘇帶來新壓力。業內人士分析,這種現象已經在一定程度上削弱了貨幣政策作用,引發銀行機構對實體經濟惜貸、慎貸,在連續降息降準之後,貸款難仍然存在,而且民間融資價格居高不下也印證了輸入實體經濟的資金依然不足。

  一些地區的企業感受到貸款面臨前所未有的困難。蘇州美羅升降機械有限公司董事長邢增男説,商會開會時至少有3家企業為“續貸難”訴苦。“以往貸款還了還能再貸出來,去年底以來,續貸難了,大家都説企業情況並沒有發生明顯變化,但原來提供擔保的單位不願再擔保,銀行原來説可以續貸也不願貸了,現金流陡然緊張。”他説,自己的公司效益不錯,最近準備新投一個項目,僅僅200萬元的資金缺口都很難從銀行貸款。

  湖北天門金梅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黃遠超從2008年開始種植樹莓,在當地流轉了2000畝土地,自有資金投入了近6000萬元,好不容易熬到了收穫期,行銷資金卻跟不上。他説,“我3年前評估的總資産為8000萬元,貸款需求到今年才迫切起來,照説經過7年培育,已經沒有什麼風險,可是至今只貸了800萬元,一聽説沒有抵押銀行掉頭就走,説是要等著有現金流再説。到了有銷售回籠的時候,我就不需要貸款了,現在就是差這一口氣,我只好找小貸公司貸了500萬元,月息3%,聽説現在民間資金更貴。”

  貸款難還推高了民間融資成本。一名在武漢做資金仲介的業內人士説,“今年以來國家寬鬆貨幣政策貸款基準利率大幅下降,但民間借貸利率不降反升,市場上的錢異乎尋常地少,逼著我第一次到外地融資,錢少了價格自然高,民間融資月息今年一直就維持在5分、6分的高位,降不下來。就這個利息,很多小貸公司遇到生意還不願意做,擔心放出去的錢收不回來。”

  泉州中鼎融資擔保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林安慶説,總體上,泉州民間小額貸款公司的月利率基本上沒有低於2.5%的,實體企業用不起民間資金。最近一個客戶拿著房産證和股票賬戶到一家小貸公司借款,希望通過房子抵押和股票質押申請月息3%的借款,結果小貸公司都不借。事實上,現在民間借貸月息基本上都超過了3%,短期民間融資的利率基本上在5%到6%,年化利率60%到7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