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招季“山寨”銀行招聘橫行 考試培訓天價搭車
- 發佈時間:2015-10-20 07:29:38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如火如荼!
銀行的校園招聘正進行得風聲水起。
據《證券日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至少有40家銀行啟動了2016年校園招聘,包括政策性銀行、國有大行、股份制商業銀行、城商行、農商行等。
銀行崗位的“一席難求”自然加速火爆了穩賺不賠的培訓市場。《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很多培訓機構都拿出了所謂“真題”來吸引學員,甚至承諾“不通過就退費”。
不過,“金飯碗”對應的培訓價格自然不菲,多個機構都為為期數日或十數日的課程開出了數萬元的價碼,而所謂的退費通常也並非全額退款。
此外,很多“山寨銀行”的招聘也趁著校招季的火爆而魚目混珠,部分公司在招攬駐場銀行工作人員時以銀行自居,但其員工的工作穩定性顯然與銀行員工不可同日而語。
山寨版招聘高薪誘惑
本報記者在百度上輸入關鍵詞“銀行招聘”,逾萬條資訊瞬間彈出,其中大量招聘資訊為“學歷不限”或可以接受大專學歷。
在這些資訊中,招聘公司大多標注為國內的大中型銀行以及部分外資行,其中,三分之二的資訊都宣稱月工資收入在“5000元-8000元”。
如此多“低門檻高薪”的招聘如果真是出自最為“高大上”的銀行們,應聘者肯定趨之若鶩。畢竟,近兩年“史上最難就業季”一直困擾著畢業生們。
有關數據顯示,從2013年-2018年的五年時間裏,我國高校畢業生數量將保持在年均700萬人左右的高位。而各地紛紛發佈的統計報告也顯示,近兩年一線城市的本科畢業生的平均工資約為4000元-5000元,研究生的平均工資為6000元-7000元。
記者發現,“低門檻高薪”其實僅僅是銀行的一些業務外包方和勞務派遣公司吸引眼球的手法。多個招聘資訊中的所謂團隊負責人在被《證券日報》記者追問時承認,其並非代表銀行進行招聘,而是負責對接銀行的一些特定業務。
“我們招聘的人員主要是在銀行‘駐場’服務的,因此我們發佈的消息中強調了銀行招聘”,一位宣稱招聘開發軟體工程師的IT企業招聘負責人承認,該公司僅僅是銀行的業務外包方,招聘也是該公司獨立進行的,而且與銀行的外包合同也是一年一簽。
此外,還有一些網際網路金融企業公司工商註冊名稱並不包含“銀行”字樣,但是在招聘時以“**銀行”自居,並強調自己與一些中小銀行的戰略合作關係,並借此自定義為“銀行係的網際網路金融”。實際上,這類公司的屬性大多是理財平臺,並不持有銀行或其他類型的金融牌照。
天價培訓效果待定
對於報考銀行的莘莘學子而言,1:10左右的入職難度幾乎不亞於另一次高考,畢竟,來自學歷相似對手的競爭的“有效性”已經大大提高了。
《證券日報》記者借助搜索引擎發現,部分培訓機構已經在其中發現了商機。
“協議保障,不過退款”、“通過率超過90%”、“名師指導”等充滿了誘惑力的宣傳在培訓機構的推介中很容易就可以找到。當然,與之相配套的自然也是不菲的價格。
本報記者注意到,培訓機構收取的學費與學時成正比,例如一家培訓機構推出的“6天6晚”培訓,要價超過了1.5萬元。即便是同一家培訓機構,對於不同的銀行指定的學時安排也不盡相同,費用自然不同。在某號稱網點遍佈全國的培訓機構的價目表中,《證券日報》記者發現,央行、國開行、銀監會的報考培訓均被納入其中,要價接近2.5萬元。
而另一家機構的培訓價格跨度更大,普通班只要2000元-3000元,而一對一的VIP輔導則680元/學時,12學時起報名;如果報名學時超過60學時,價格可以優惠至380元/學時,但其總價同樣超過2萬元。
“經過研發,我們學員的考試通過率從30%提升至90%以上”,一家培訓機構的客服人員對本報記者表示,但是她也承認,“統計數據是內部掌握的,目前市場上沒有關於各家機構通過率的權威第三方認證。”
“我和身邊的同學報考銀行校招時卻是買了一些所謂的教材,但是都沒有報培訓機構,主要是對培訓機構的效果不放心”,今年7月份剛剛研究生畢業的小王姑娘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筆試關通過的同學其實還是比較多的。”
此外,本報記者注意到,所謂的“協議保障,不過退款”大多並非全額退款,以一款2.18萬元的培訓産品為例,筆試不過僅能退回1萬元(不同的機構、不同的學式結構退費比例都不一致)。
另有所謂的教育機構同時推出協議類和非協議類培訓産品,培訓內容完全一致,不保障就業的學費為1.88萬元,所謂保障型的學費為2.88萬元(未被錄用者退還2萬元)。換句話説,培訓機構玩的是穩賺不賠的買賣,至於培訓效果,恐怕還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