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暖+破冰:城商行抱團成立金融聯盟
- 發佈時間:2015-10-12 11:05:2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針對風險暴露期的經營困境尋求同業支援,再通過合作實現資源互補,突破發展瓶頸,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9月22日召開的2015年城商行年會上,首批20家城商行簽署了“建立城商行流動性互助合作機制倡議書”,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滿足相互之間的流動性需求。
這只是城商行互助合作的一個縮影。今年以來,已有多家城商行抱團成立金融聯盟。業內人士認為,抱團一方面可以解決生存壓力,另一方面可實現資源互補、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
目前來看,已有聯合重組、IT平臺共用、自由業務聯盟等多種抱團方式。不過,具體到參與合作的城商行,如何抱團仍值得深究。
抱團成趨勢
9月下旬召開的2015年城商行年會上,包括北京銀行、上海銀行、江蘇銀行在內的20家“千億級”城商行,簽署了“建立城商行流動性互助合作機制倡議書”。倡議書稱,在同等條件下,優先滿足相互之間的流動性需求;在出現短期和緊急流動性需求時,互相支援;在遵守本行同業授信管理制度前提下,積極展開相互授信。
這並非個例。9月中旬,青島銀行倡導發起,與絲綢之路經濟帶省份的其他22家金融機構簽訂了“一帶一路金融聯盟”合作協議。未來,依託聯盟平臺,聯盟成員將在多方面優勢互補,共同拓寬業務渠道與客戶,並在銀行間市場提供流動性互助服務。
此外,今年8月底,廈門銀行與哈爾濱銀行共同發起“一路好遊·暢行無憂”銀行聯盟,並在資源池中投入了數百家特惠商戶和合作夥伴。上半年,由天津銀行發起、15家環渤海金融機構參與的“環渤海銀銀合作平臺”正式成立,目前已有73家成員行;陜西城商行合作聯盟亦于2月末召開成立大會,旨在增強城商行市場影響力、抗風險能力以及支援實體經濟的合力。
“今年以來的城商行抱團,多為‘取暖’和‘破冰’,前者是針對風險暴露期面臨的經營困境尋求同業支援,後者則是通過合作實現資源互補,突破自身發展瓶頸,並尋求新的利潤增長點。”一家股份行戰略研究人士稱。多元化合作
經歷此前數年高速發展後,如今,城商行除了要面對經濟下行期的盈利壓力外,還要面對利率市場化、網際網路金融的衝擊,自身在公司治理、經營策略、産品創新、風險控制和IT建設等方面的瓶頸也有待突破。
上述股份行戰略研究人士向證券時報記者表示,合作是保持城商行持續發展或者説穩定盈利的關鍵。此前還有城商行高管稱,城商行只有主動合作,尋求更好的發展空間,才能應對市場格局不斷變化的挑戰。
不過,以何種方式抱團合作,卻值得考慮。從近年情況看,城商行抱團主要採取聯合重組、IT平臺共用、自由業務聯盟等方式。
“聯合重組模式可以説是把小銀行聯合起來,轉成最緊密的聯盟即一家大銀行。去年底獲批籌建的中原銀行、陜西秦農銀行均是如此。合併重組省內城商行,是出於統籌配置金融資源尤其是信貸資源的考慮,解決原來小銀行資金實力、經營區域的限制。”江蘇銀行一名中層人士表示。據了解,江蘇銀行也是通過重組而來。
IT平臺共用則是通過聯盟,對成員提供IT系統運營、産品開發及業務培訓等後臺服務。山東省城商行合作聯盟、河北城商行合作組織均採用此類方式。
更多城商行通過自由業務聯盟方式實現抱團發展。譬如,“一帶一路金融聯盟”所搭建的同業金融平臺就促使成員在同業理財、項目資産等方面開展銀銀合作;“環渤海銀銀合作平臺”將在客戶互薦、銀團貸款、網際網路金融等方面展開闔作。此外,還有城商行聯盟在貸款企業異地審查、資金拆借和票據業務等方面開展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