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股市震蕩難賺錢 部分資金回流銀行做理財

  • 發佈時間:2015-07-26 07:25:40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股市振蕩讓很多市民開始調整自己的理財配置。部分股民已在這次大跌中抽離資金,重新回歸到穩健型的理財方式中。

  股市巨震

  部分股民回歸穩健理財

  “前段時間股市跌得太厲害了,正好收到銀行將發售高收益理財産品的短信,就乾脆把錢拿出來買理財産品了。”近一個月來股市振蕩加劇,股民在這個炎炎夏日卻感受到冬日的寒冷。與此同時,一些銀行打出高收益型理財産品,通過低風險、可靠性的優勢爭取到不少從股市回流的資金,理財産品再度成為眾多投資者追逐的目標。

  市民陸女士表示,5月份時股市行情大好,她一下子投進去50萬元,不過隨後一個多月的時間就虧損了近一半本金。“我一直是做小本生意的,儘管利潤不高,但幾乎沒虧過錢。沒想到炒股真是不一樣,風險這麼大!”短時間大幅虧損的後果是,現在陸女士成了驚弓之鳥,股市稍稍調整就心驚肉跳。 為了不再讓自己擔驚受怕,她選擇了割肉斬倉,將餘下的資金撤出,買了銀行的穩健理財産品,”雖然銀行理財收益率和股市大漲時不能比,但是收益穩定不用擔心虧錢,感覺踏實多了。”

  業內人士表示,大多數普通市民的風險偏好還是比較低的,股市振蕩讓很多市民開始調整自己的資産配資。部分股民已在這次大跌中剝離資金,重新回歸到穩健型的理財方式。

  理財産品銷售又現“日光”

  滬深兩市下跌三周,市值蒸發21萬億元多,戶均損失超過40萬元,讓不少股民感嘆“辛辛苦苦大半年,幾天回到解放前”,真還不如那些“懶人理財”,因此像陸女士這樣回歸到銀行理財的現象比較明顯。

  渤海銀行杭州分行理財師介紹,上半年股市行情好時,她的一些多年的老客戶棄“銀”投“股”,理財産品一到期就轉到股市,攔也攔不住,“當時産品一齣來我就短信、微信一道推送,但基本沒人響應,眼睜睜地看著錢不斷流出去;沒想到,一場暴跌,比任何行銷還管用,這個月我們新産品出來,我在朋友圈上一發,立馬就有不少人跟貼,有些客戶一看到資訊就直奔而來,有幾款收益稍高點的産品當天就被搶完。”

  招商銀行一位理財師也表示,上半年股市最火時正是理財産品銷售最低迷的時候。而6月以來股市的暴跌讓投資者避險意識加深,從股市殺回來的投資者不在少數。“銀行理財産品的募集期一般在7天左右,以往多數會在三四天內認購完,而現在高於5%的理財産品會迅速被認購光。”

  大額存單下單者多了

  除了理財産品轉熱外,之前銷售平平的大額存單,也加快了銷售節奏。據悉,自6月15日首批大額存單推出至今,工、農、中、建、交、中信、浦發、招行、興業等銀行又陸續推出了後續批次的大額存單。

  不過,大額存單雖然仍保持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40%,但由於基準利率下調,此後發行的大額存單各期限産品利率也相應下降。然而,“由於前期股市、基市大跌,大額存單的收益性、安全性特性在各種投資理財方式中更加突顯。”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營業部相關人士介紹,建行目前已推出了四期大額存單,從銷售情況看看,最近推出的大額存單銷售節奏明顯加快,這顯然是接收了部分從股市中回流的資金。其他多家銀行也表示對大額存單的最近銷售較為滿意。

  “近來證券市場大幅波動,投資風險凸現。而銀行個人大額存單兼具收益高、流動性強、安全性高的特點,成為穩健型資産配置的一大利器,因而在目前的市道裏更受青睞。”上述建行人士表示。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