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8日 星期五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開業 今年底或明年初運營

  • 發佈時間:2015-07-22 07:01: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周武英  責任編輯:劉波

  7月21日,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上海正式開業,這意味著由中國、巴西、俄羅斯、印度和南非“金磚五國”作為創始會員的這家銀行正式揚帆起航。國際輿論高度評價並表示歡迎,認為通過新開發銀行等多邊合作項目,金磚國家正迎接全球範圍內的可持續發展契機。

  國際輿論表示,這標誌著以金磚國家為代表的新興經濟體將成為未來世界金融秩序治理的重要力量。

  世界銀行集團行長金墉當日發表聲明表示祝賀。他表示,世行將致力於與金磚新開發銀行及其他多邊機構的緊密合作,提供分享世行的知識,開展基礎設施項目的聯合融資。他認為,這種合作夥伴關係對於實現到2030年消除極度貧困、促進共用繁榮和減少不平等的共同目標至關重要。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最新報告中表示,從全球的視角來看,金磚國家在協力促進包括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在內的多邊合作項目,積極迎接全球範圍的可持續金融發展契機。

  財政部部長樓繼偉表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成立不是對現有的國際金融體系的挑戰,而是對其補充和改進。歷史上亞洲開發銀行、歐洲復興開發銀行等機構的成立,不僅沒有削弱世界銀行的地位和作用,而是對現有的金融體制的有利補充和促進,更不會挑戰現有的國際金融秩序。他還表示,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將進行治理模式探索創新並將與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等多邊機構和組織進行緊密合作。

  金磚國家早在2009年就攜手合作,希望在二戰後西方強國建立的全球金融秩序中爭取更大話語權。2014年7月15日,五國在巴西福塔萊薩簽署協議,成立金磚國家開發銀行,建立金磚國家應急儲備安排。作為現有多邊和區域開發機構的補充,金磚國家新開發銀行的成立有助於緩解新興市場和發展中國家的基礎設施投融資瓶頸,促進可持續發展,助推全球經濟復蘇和增長。新開發銀行將於2015年底或2016年初啟動運營。

  金磚國家在合作過程中越來越認識到,要共同應對金融市場的金融波動,保持金磚國家金融格局整體穩健,除了加強金磚國家的內部合作外,還需要不斷加強金融市場的監管,並且擔負起對環境和社會的責任。

  世界自然基金會(WWF)在題為《關於“金磚國家”可持續發展的金融市場監管》的最新全球報告中認為,在不斷加強金融市場監管的趨勢下,金磚國家開始對金融機構提出了環境和社會責任要求並初見成效。報告認為,這些國家顯然意識到了金融體系和機構能為環境改善帶來積極的影響,更已經付諸實踐,開始通過調整其監管體系來迎接可持續發展的挑戰。

  基金會表示,金磚國家完全有能力為可持續發展提供相當可觀的信貸額。早在2012年,他們的信貸總額就超過了13.8萬億美元,大概等於西歐或北美信貸額的三分之二。當前, 加強對可持續發展的投資日益成為全球的趨勢,而金磚國家能真正參與其中則是舉足輕重。WWF全球執行保護總監迪昂·奈勒表示,一些金磚國家的舉措表明,他們在推動可持續投資方面已邁出了堅實的一步,比如,中國銀行業監督管理委員會(銀監會)發佈的《綠色信貸指引》以及巴西中央銀行通過決議要求其轄下的所有銀行都必須實施環境和社會管理的相關政策。

  不過,金磚國家之間在合作日益緊密的同時,各國之間仍存在著較大的差異。世界自然基金會同時注意到,在可持續的金融市場監管方面,各國採用不同環境和社會風險監管機制,中國更多從環境和社會風險方面考慮,中國的“綠色信貸”政策處於較領先的地位,包括制訂了對銀行業金融機構的環境和社會監管要求;建立了嚴謹和嚴格的“綠色信貸”政策執行和評價機制;在政策制訂過程中盡可能做到多方參與、決策透明和資訊公開等舉措都是可以被借鑒的。而巴西則更偏向於商業風險的管理。在通過金融市場監管化解環境社會風險方面,報告顯示中國和巴西已經走在前面,而印度等尤其是俄羅斯還有很大發展空間。

  顯然,未來隨著金磚國家在金融監管和合作方面的不斷努力,將向可持續發展方面更進一步。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