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存貸比紅線擬刪除 鬆綁後或釋放數萬億元信貸資金

  • 發佈時間:2015-06-25 07:42:45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明江

  昨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部署推進“網際網路+”行動,決定降低工傷和生育保險費率,確定設立中國保險投資基金;同時,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商業銀行法修正案(草案)》(下稱草案)。

  據了解,草案借鑒國際經驗,刪除了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將存貸比由法定監管指標轉為流動性監測指標,有利於完善金融傳導機制,增強金融機構擴大“三農”、小微企業等貸款的能力。會議決定將草案提請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12年來首次修訂

  存貸比將變“監測指標”

  取消存貸比作為法定指標是業內長期呼籲的,且市場已形成預期。全國人大財經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也一直建議修訂《商業銀行法》對存貸比指標的要求,用巴塞爾協議III的流動性覆蓋比例和凈穩定資金比例替代。

  我國現行的商業銀行法出臺于1995年,2003年進行了修訂,至今已有12年未作調整。部分條款與當前的金融改革形勢已經不相適應。比如説,在銀行資産、負債結構多元化的今天,由於存款佔負債比重和貸款佔資産比重日益下降,75%的存貸比要求並不能準確反映資産負債的期限配比和流動性狀況。事實上,在流動性風險管理方面,監管機構已經建立起流動性覆蓋率、凈穩定融資比例、核心負債依存度、流動性缺口率、客戶存款集中度以及同業負債集中度等多個流動性風險監管和監測指標。

  此外,還有 “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的條款,在監管實踐中已進行了修訂。銀監會出臺的《商業銀行資本管理辦法》要求核心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5%,一級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6%,資本充足率不得低於8%。

  華夏銀行發展研究部戰略室負責人楊馳認為,商業銀行法修訂以後,存貸比的要求可能會調整為監測指標,由監管機構根據實際情況靈活進行調整。

  緩解銀行攬存壓力

  利好銀行中長期發展

  記者梳理16家上市銀行年報發現,中國銀行交通銀行建設銀行招商銀行中信銀行、華夏銀行、北京銀行光大銀行浦發銀行9家上市銀行存貸比已突破70%。而距離75%的監管紅線最近的交通銀行和浦發銀行存貸比已分別達74.07%和74.33%。

  銀監會公佈的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末貸存比為65.67%,較上季度末上升0.58個百分點。部分貸款投放機構的實際放貸能力確實受到限制。

  分析指出,利率市場化提速,增加了銀行吸存的成本,剛兌的存在導致銀行偏好更高收益而低風險的投資産品,銀行惜貸中斷了貨幣寬鬆向中小企業的傳導,加劇了中小企業融資難的現狀,影響貨幣政策的傳導。

  “取消存貸比考核,金融改革再下一城。” 華泰證券首席分析師羅毅認為,存貸比若取消,將解除銀行頭頂一緊箍咒,緩解銀行攬存壓力,部分精力由吸儲轉移至資産管理、存量盤活等未來藍海領域。資産端經營靈活性增加(美銀行業正常年份存貸比90%左右),負債端存款成本降低,利好銀行中長期發展。

  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客座研究員董希淼表示,若存貸比不作為監管考核,那預計可至少釋放數萬億元信貸資金。不過,由於存貸比指標計算複雜,每家商業銀行的情況不同,因此,很難預估到底能釋放多少資金。

  Tips

  存貸比指標

  指的是“貸款餘額與存款餘額的比例不得超過75%”的規定,也就是銀行每吸收100元存款最多可以貸出去75元。這一措施最早是1994年央行對部分股份制銀行推行資産負債比例管理試點時提出的,1995年,存貸比指標被寫入《商業銀行法》正式確定下來。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