謀劃對接新三板 銀行理財打破5萬元門檻呼聲再起
- 發佈時間:2015-05-26 07:30:43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田燕
5月19日,《證券日報》刊發了題為“近四成銀行不披露理財産品運作期資訊”的報道指出,“理財産品資訊披露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銀行對應的信披工作似乎並不到位”。令人欣慰的是,近日監管層也表態將提升理財産品的資訊披露要求。
銀監會業務創新部主任助理黃文閣日前表示,未來銀監會還將全面提升銀行理財産品的資訊披露要求,規範商業銀行對理財産品自發行起到投資運作,再到産品到期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資訊披露。
此外,《證券日報》記者獲悉,商業銀行不遺餘力的對理財産品進行創新,其中,部分銀行將目光對準了新三板。業內人士指出,未來如果能夠對於成長性較好,符合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業,以半股半債投入,以上市後的股權增值彌補債權,是銀行一個比較好的出路。事實上,理財資金入市一直是資本市場最關注的話題之一。
理財資金
尋求對接新三板
去年7月,銀監會發佈《中國銀監會關於完善銀行理財業務組織管理體系有關事項的通知》,《通知》要求銀行應于2014年7月底前,向銀監會及其派出機構報告已有理財業務開展情況以及事業部制改革的規劃和時間進度,並於2014年9月底前完成理財業務事業部制改革。
事業部改革不僅有效解決了銀行內部理財業務多頭管理的問題,也實現了理財業務統一歸口管理。《證券日報》記者注意到,截至2014年年底,已經有453家銀行金融機構完成了理財業務事業部改革。
這其中,國有銀行大多采用總行設立資産管理部(一級部),分行設立分部的模式。部分股份制商業銀行則採取總行設立資産管理部(一級部),不在分行設立分部,分行僅承擔行銷職能。第三種模式為總行設立資産管理部(二級部),此模式適合理財業務規模較小的農商行,其在金融市場部下設立資産管理二級部統一管理理財業務,代銷業務由零售部門負責。第四種模式為總行設立理財業務協調委員會,大部分外資行都採用此模式。
一位股份制銀行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該行的事業部就是採取第二種模式,分行成立分部成本較高,此外,銷售的落地一部分其實還要依靠分行網點帶動,利潤分配也是容易引起事業部和分行的合作積極性。而分行承擔行銷,總行會按照銷售額度給予獎勵,也就是分行只承擔最後與投資者的對接環節。
除了從管理結構上進行改革,銀行的理財産品的運作模式也在進行調整。根據銀行業協會數據,截至2014年年末,封閉式凈值型産品佔比由年初的20%提升至38%,開放式凈值型産品佔比由2%提升至3%,商業銀行正在通過不斷增發凈值型理財産品,穩步有序打破剛性兌付的市場預期,引導投資者根據風險承受能力選擇適合的産品。
在産品創新上,各家銀行也絞盡腦汁,據記者了解,部分銀行正在醞釀發行對接新三板的理財産品。業內人士也指出,未來如果能夠與新三板結合,對於成長性較好,符合新三板上市的中小企業,以半股半債投入,以上市後的股權增值彌補債權,是銀行一個比較好的出路。
“今年銀行理財業務的發展將進一步回歸本源,理財産品將由保本向非保本,由預期收益類向凈值類産品轉化,投資端在保持非標創新和投資優勢的基礎上向可交易、可估值和資訊披露透明的標準化投資轉化”,銀行業人士對《證券日報》記者表示。
提高理財産品
信披要求
銀監會曾要求,銀行需及時、準確地在全國銀行業理財資訊登記系統上進行資訊報送,並對所報送理財資訊的準確性承擔相應責任,同時要做到理財産品全流程的資訊充分披露,強化事前、事中和事後的持續性披露。
但事實上,大部分銀行仍舊各自為政,做得好的銀行會對理財産品發行全流程進行披露,但更多的銀行只有發行以及清算的資訊。
工行一位理財師表示,目前許多銀行的理財産品中非標資産仍然佔有較大比例,這部分資産不公開不透明,自然無法及時披露,多個理財産品對應多筆資産,投資成本與風險參數很難估算。根據《證券日報》記者了解,目前工行的非標資産配置已經降至20%左右,但仍有大部分的銀行,以股份制銀行為主,非標資産配置仍然逼近監管35%的紅線。
普益財富數據顯示,去年理財産品資訊披露方面,納入排名的145家銀行中有超過一半的銀行均披露了産品運作資訊,但是仍然有71家銀行在2014年沒有對其運作期內的任何産品披露運作公告。
銀監會業務創新部主任助理黃文閣對此表示,加強理財産品資訊披露不僅有利於投資者了解自己所購買産品的具體投向以及風險,同時也有助於理財産品轉型工作,銀監會還將全面提升銀行理財産品的資訊披露要求,規範商業銀行對理財産品自發行起到投資運作,再到産品到期的各個環節進行詳細的資訊披露。
銀行呼籲降低
5萬元理財門檻
根據銀監會《商業銀行理財産品銷售管理辦法》,風險評級為一級和二級的理財産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金額不得低於5萬元。三級和四級風險評級的産品,單一客戶銷售起點為10萬元,五級為20萬元。而且客戶需要到銀行櫃面面簽。目前大部分短期理財産品風險等級都介於二級和三級之間,銀行理財説明書中也會標明該産品的風險等級。
也正是基於此,許多投資者被拒之門外。放眼目前市場上的理財産品,大部分網際網路金融産品都是1元起投,讓投資者閒置的幾百元、幾千元資産進行有效的利用。例如餘額寶,截至去年年底,餘額寶規模達到5789.36億元,每人平均持有約3133元,用戶數量增至1.85億人。與之相比,銀行仍死守住5萬元門檻,也讓銀行無形中處於競爭的下風。
浦發銀行金融市場部總經理助理楊再斌對此表示,監管層設計的5萬元的門檻,是在當時特定時代、特定的市場環境下制定的,但是現在,銀行理財産品有保本型低風險的理財産品,這些産品風險較低,完全可以降低準入門檻,讓銀行服務大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