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銀行 > 銀行要聞 > 正文

字號:  

給銀行發券商牌照能否為“改革牛”再添一把火

  • 發佈時間:2015-05-25 07:36:25  來源:新民網  作者:傅蘇穎  責任編輯:田燕

  銀行的綜合經營雖然不能顯著提振銀行的估值,但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仍然很大;據中金公司測算,在牌照完全放開的情況下,銀行最大將獲取1%-2%的利潤增長率

  “銀行通過不斷地拓寬經營範圍,提高自身的競爭力和業績,是促進市場估值提升的一個重要因素,對此輪牛市肯定有正面的幫助,這是毋庸置疑的。”英大證券研究所所長李大霄近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強調,在牛市中,投資者在把握機會的同時,仍然要注意防範風險。

  商業銀行混業經營

  將提升其估值水準

  商業銀行混業經營成為近期的熱門話題。業內普遍認為,從目前銀行業所面臨的困境以及國際經驗來看,混業經營對銀行業的盈利能力以及估值提升,確實有相當大的正面作用,混業經營已經是大勢所趨。

  眾所週知,目前銀行業在長週期和短週期因素的共同作用下,運營壓力增大。短期來看,面臨經濟下滑導致的不良資産增速加快、利率市場化與金融脫媒三大問題對營收增速的影響。

  交通銀行首席經濟學家連平近日接受《證券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受利率市場化的影響,銀行業面臨息差收窄的壓力,銀行的傳統業務受到擠壓,商業銀行迫切需要到非傳統業務領域分得一杯羹。此外,金融脫媒也使得銀行傳統存貸業務萎縮,導致盈利能力下降。因此,綜合化經營模式是商業銀行應對壓力和避免盈利大幅削弱的一種手段。

  安永近日發佈的《中國21家上市銀行的2014年回顧與展望報告》顯示,2015年第一季度16家A股上市銀行凈利潤同比增長3.25%,比2014年同期放緩8.59個百分點;而一季度末不良貸款率則比2014年末增加0.11個百分點至1.33%。

  有分析認為,不良資産快速增長,主要是由宏觀經濟週期決定的。此外,由於銀行在經濟體中所處地位的特殊性,以及政府對經濟長尾風險的兜底,不良資産較多並非是壓制銀行股估值的重要因素。因此,與十年前上市銀行營收普遍維持在30%左右的增長相比,造成當前銀行業營業收入增速下滑的最大原因是利率市場化以及金融脫媒。

  解決銀行運營難題的有效辦法就是混業經營,而我國金融業對外開放步伐加快也促使混業經營成為一種現實需要。李大霄表示,更多的國外金融機構來我國開展業務,將混業經營模式帶進中國。另外,在金融全球化的背景下,混業經營也是我國金融機構“走出去”的現實要求。

  部分商業銀行

  已“曲線”跨入證券業

  目前,由於《商業銀行法》與《證券法》的限制,全面放開混業經營限制還有法律障礙,但銀行混業經營也在慢慢推進。2014年年報顯示,16家上市銀行去年均加碼中間業務,大部分實現非息收入佔比提升。其中,招商銀行民生銀行的非息收入佔比均已突破30%,招行的非息收入佔比最高,達到32.47%。

  李大霄認為,從混合經營的模式來看,國際上,以全能的金融公司唱“主角”,而我國則更多的以集團控股的模式存在。目前,我國商業銀行已經在悄無聲息的將業務滲透到其他領域,目的是為了擴大經營範圍,增加品種和收入。這不僅能夠提高銀行業本身的利潤,也是其未來業務發展的方向。

  有分析人士認為,中國目前的監管和法律制度都是按照金融分業經營設計和制定的。在現有的法律和監管制度下,混業經營比較普遍的模式是集團內混業,即以設立或控股子公司獲取金融牌照進行混業經營。

  近年來,通過國務院特批的形式,中國大型商業銀行幾乎都已經擁有了控股的信託公司、租賃公司、基金公司、保險公司等金融機構。例如,建行已經控股了建信信託、建信基金、建信保險、建信租賃等。這一模式主要體現為特定金融業務為主導(一般是銀行業務),其他金融業務為附屬,總體業務結構較鬆散。但目前還沒有銀行控股證券公司的先例。

  不過,銀行從未放棄曲線進軍證券業,目前,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及招行均在香港成立全資控股子公司或孫公司開展上市保薦等投行業務,其中,中行早已通過其境外子公司中銀國際控股中銀國際證券。

  何時對商業銀行

  放開證券期貨牌照

  值得注意的是,3月6日,中國證監會在新聞發佈會上表示,正在研究商業銀行等其他金融機構在風險隔離的基礎上申請證券期貨業務牌照有關制度和配套安排。這一表態顯示銀行有望獲得券商牌照,開創混業經營新時代。

  連平認為,我國資本市場和貨幣市場經過了十多年的發展,産生了很多銀行信貸之外的金融活動,因此,銀行未來在非傳統領域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目前,銀行參與保險業務才剛剛起步,而參與證券業務的空間巨大。

  混業經營到底能給銀行帶來多少真金白銀呢?據中金公司測算,在牌照完全放開的情況下,銀行最大將獲取1%-2%的利潤增長率。

  銀行由於行業自身和經濟下行的種種挑戰,面臨艱難的轉型時刻。資本市場對其看淡,A股當中銀行板塊淪為估值最低,市盈率處於6倍上下,市凈率則在1倍上下。混業經營成為低迷中的一道曙光。

  在連平看來,銀行的綜合經營雖然不能顯著提振銀行的估值,但是對資本市場的影響仍然很大。混業經營後,銀行將更多地涉足資本市場,有助於資本市場的平穩發展。

  分析人士認為,傳統銀行業務與投行業務有很大的金融協同空間,其原因在於投行業務所涉及的直接融資業務,正是銀行公司業務所演進的方向;而由於銀行以往龐大的公司客戶基礎以及所累積的數據,可以為其介入直接融資業務提供先天優勢,從而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較大的市場份額。

  當然,連平強調,“市場熱的時候,投資者頭腦不能發熱,對於估值絕對偏離基本面的要遠離!”

  李大霄也表示,不要在牛尾入場,遵從價值投資和理性投資。就當前整個市場的判斷來看,仍有部分低估值股票沒有完全透支,但投資者要注重風險防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