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粒貸大軍壓境 直銷銀行錯過圍剿微眾銀行黃金期
- 發佈時間:2015-05-18 08:57:38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説實話,同樣都是免抵押、無擔保、隨借隨還、按日計息的純線上貸款類産品,“微粒貸”要不是微眾銀行搞的,它哪有這麼大威力引得高度關注。
其實直銷銀行去仲介化、純線上化、打破物理限制的自我定位,與微眾和網商兩家民營銀行高度相似。直銷銀行,似乎也從傳統銀行應對網際網路金融跨界搶食而做出的應對,演變成跑馬圈地,前提是具有強大網際網路基因、又具有政策背書的網上銀行還沒發威。
畢竟,同行比草根可怕。
而現在,“微粒貸”大軍壓境。目前的“微粒貸”採取“白名單”機制,微眾篩選出騰訊平臺與自身體系內掌握強關聯徵信數據的用戶;而下一步,可能是幾家合作銀行或平臺的存量客戶。
那直銷銀行們早幹嘛去了?都快兩年了也才是個限制功能性結算類賬戶,一上線就叫囂的“存、匯、貸”功能目前只完成了前兩個,走得最遠的民生也只搞了個合作平臺賒銷貸款,醞釀的也是針對代發工資客戶的薪資貸。
純線上授信業務其實很難,此前由李克強總理親放的首筆民營銀行貸款,對像是微眾邀請的內測對象。也就是説,微眾不可能只憑藉刷臉識別確定用戶身份與公安系統匹配就放款,一定是根據用戶以往的有效徵信數據劃撥相應的信貸額度。
這裡就牽扯出強關聯徵信數據和弱關聯徵信數據之別。説到底,線上時長、虛擬財産、支付頻率、購物喜好、社交行為等大多為弱金融關聯數據,銀行不可能刨除風控,根據這幾個數據就放貸。
總而言之,通過社交網路等渠道形成的徵信方法和數據並不能全盤滿足監管要求和銀行生存法則。為了給微眾提供數據支援,騰訊一直在盡可能多地建立、並且與合作夥伴拓寬金融消費場景,甚至從滴滴打車累積的行車記錄中,分析出來的工作單位和消費地點。
所以微眾銀行的首款貸款産品,確實沒有大多數人想像來得快。
但直銷銀行更慢。只能説,它們錯過了圍剿微眾的黃金(1223.50, -1.80, -0.15%)期。其實直銷銀行綁定的銀行卡背後,太多金融交易數據是有價值的,但遺憾的是,基於業內人士過於專業的考慮,如與自身信用卡業務體內競爭、新增客戶徵信數據割裂等,甚至依舊把直銷銀行定位成電子銀行升級版等,“貸”走得過慢。
直銷銀行在目前仍更加注重客戶的理財需求,這也是為什麼二十幾個玩家不斷上線基金産品。相比起理財,在人們消費需求膨脹與電子商務高速發展的眼下,“貸”也許更能圈住新用戶。
直銷銀行業務的法人機構試點意義重大,它決定了直銷銀行的運營思路不再是傳統銀行的補充渠道,而可以從産品、服務上做出市場化定義。雖然圍剿微眾的黃金期已過,但至少也保證不被碾壓得太慘。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