暗戰“第二銀聯” 擦邊球難打不是想幹就能幹
- 發佈時間:2014-11-19 08:34:45 來源:新華網 責任編輯:胡愛善
在一片熱切期待中,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于上月底獲得了國務院批准。
儘管市場準入的細則尚未公佈,但市場人士多認為,“第二銀聯”的活未必會很好幹,而此前市場所關注的外卡組織即使很快獲批成為清算機構,真正要做相應的人民幣清算業務,還需要三年以上的時間。
國際支付業巨頭第一資訊(FDC)大中華區總裁陳啟彰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的意義在於,大家更加應該遵守遊戲規則。
“要麼自己建網路,讓別人按照自己的遊戲規則來做;要麼就是自己加入其中一個網路,按照別人的遊戲規則來做。你不能轉接別人的卡,但又不按照別人的遊戲規則來做,這樣無助於行業的進步。”他説。
不是想幹就能幹
在業內人士看來,銀行卡清算市場的開放,一方面將終結銀聯作為唯一的人民幣銀行卡清算組織的歷史,在更大的意義上來説,將使得支付業的生態發生巨大變化。
對於獲取清算牌照,成立自己的清算網路,在業內看來也並非易事。業內人士認為,到真正開放銀行卡清算市場之時,不會有那麼多機構拼搶這塊牌照。“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清算牌照對於很多機構來説,是個燙手的山芋,活很不好幹。”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如此認為。
該人士認為,就成本投入來看就已經不菲,建立一套新的清算網路,需要連接這麼多銀行,然後説服銀行來發行自己的卡,再鋪設數量眾多的POS機具,“連ATM機都要重新整一次,還需要建立一套災備中心。”
該人士表示,清算機構已經建立起來的清算網路需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先期成本,從現實角度考慮,同一個市場上的競爭對手之間,要達成共用協議也非常困難的,不太符合市場競爭的規律。“好像也沒有看到過同一張卡既支援VISA又支援MASTER,而現在銀聯可以與VISA或MASTER同時出現,這是有歷史淵源的。”
他還認為,有些機構實際已經在幹清算的事情,如果申請牌照的話,還不如不要牌照。“這是因為他必須建立自己網路的規則,要有自己的BIN號,一套規則可能會把自己給套住,行為會受到限制。”
此前,媒體稱工行有意成立自己的銀行卡清算網路。業界人士認為,如果工行要成立自己的清算網路,有可能是聯合幾大行建立一個聯盟;還可能參考美國運通的模式來做,做一個封閉的卡産品。
這位人士分析,大型卡組織早期都是由大銀行所建立起來的聯盟機構發展而來,一般來説,很少有從銀行分離出來單幹的模式。在上世紀末,曾有大型外資行想自建但沒有成功。“銀行轉做卡組織,不是那麼容易,得看工行自身的戰略佈局。”
他補充道,“還有就是,它是銀聯卡的第一大發卡機構,如果他單幹的話,會給銀聯帶來什麼影響呢?這也許會是監管層所要考慮的問題。”
而一位業界人士稱,包括VISA、萬事達等外卡組織進入到中國市場,成立自己的銀行卡清算網路之後,也並不能馬上從事人民幣的銀行卡清算業務,“按照此前的外資金融機構管理條例實施細則,外資法人金融機構要在國內連續經營三年以上才能從事人民幣的業務。”
難打擦邊球
隨著市場開放,陳啟彰認為,過去由於銀行卡組織獨一家的存在所導致的行業灰色地帶與亂象,將無法持續。
目前,一些大型的支付機構實際上就已經扮演了清算機構的角色。憑藉與諸多銀行的直聯,支付機構通過繞開銀聯來實現支付過程中的轉接清算。
有的支付機構認為,銀行賬戶歸屬於銀行,所以與銀行直聯不需要給銀聯付費,而銀聯則認為,銀聯卡的品牌管理權在銀聯,涉及銀聯卡的轉接清算,就應該接入銀聯的網路,成為其會員,並向銀聯付費。
陳啟彰認為,在國外,銀行賬戶、借記卡和信用卡區分得很清楚, 而中國銀行業在銀行卡過去十年高速增長以及借貸混營的情況下,與銀行賬戶的管理體系上變得很難區別,這就成了過去一段時間以來,大型支付機構與銀聯在爭執直聯銀行之時扯皮的一個因素。
“如果客戶的支付賬戶是銀行存款賬號形式存在,沒有附帶銀行卡實體、卡標和卡BIN, 可以説這個賬戶如何接入支付體系是由銀行決定的。但如果發行了卡片,那麼卡片的在跨行網路交易管理權則屬於卡組織,此時轉接清算銀行卡則必須遵守相應的市場規則。”陳啟彰認為,在未來頒布的清算機構管理辦法中,肯定會對此有清晰的規定,而隨著市場的開放,對市場參與者嚴格遵守遊戲規則的要求會越來越高。“未來VISA、萬事達進來後,也更會如此要求。”
支付創新或提速
一家第三方支付機構人士對上證報記者表示,銀行卡清算市場開放是大勢所趨,通過良性競爭有助於提升資金清算的效率,最終活躍的是金融服務市場。
“而對於支付公司來説,可以合作的清算機構從單一到多選必定對降低支付成本,創新支付産品有一定益處,我們樂見市場開放。”
另一家國內排名居於前列的支付公司中層人士認為,市場的開放必然會對支付産品的創新帶來積極的因素。
中國的支付業創新在過去的幾年中蓬勃發展,有支付業高管就表示,就目前的支付手段和技術而言,中國支付業創新速度與能力已經超過國際同行。
而根據第一資訊 (First Data) 去年針對全球 10 個國家地區的調查顯示,中國的消費者在對於跨界商務的接受性,使用移動終端和社交網路分享消費交易資訊,折扣和心得等多項數據方面,都領先其他被調查國家,顯示出中國消費者對於新支付科技的狂熱與支援。
面對新競爭環境,銀聯感受到的壓力不小,有銀聯人士此前對記者表示,銀聯最大的問題就是如何在新的開放市場環境之下,能建立有效的創新機制。
陳啟彰對上證報記者表示,自由競爭的市場將使得支付業創新邁上一個新臺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