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行卡清算市場壟斷破冰 內外資企業可設清算機構
- 發佈時間:2014-10-30 07:23:22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孫毅
銀聯的“自革命”剛開始不久,更大的挑戰就迎面而來。昨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時表示,國務院決定進一步放開和規範銀行卡清算市場,提高金融對內對外開放水準。傳言已久的銀行卡清算市場放開終於成型,意味著銀行獨領國內銀行卡清算市場的格局即將被打破,第二家甚至第三家“銀聯”可能很快破繭而出。
內外資企業可設清算機構
此前,9月底市場曾有“央行已將有關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規則的方案上報國務院”的消息傳出,昨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則“靴子”落地。業內人士稱,央行此舉是想開放支付清算市場,國內可能出現第二家乃至第三家銀聯。扮演著裁判與運動員雙重角色的中國銀聯,即將改變一家獨大的格局。這對於長期壟斷清算市場的中國銀聯來説,顯然不是個好消息。
會議決定,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符合條件的內外資企業,均可申請在我國境內設立銀行卡清算機構。僅為跨境交易提供外幣清算服務的境外機構原則上無需在境內設立清算機構。不過,究竟符合什麼條件的企業可以申請還沒有詳細的規則出爐。
簡單來説,清算組織是指維護跨行交易清算系統、規範監督支付市場行為,實現銀行卡得以跨銀行、跨地區和跨境使用的組織機構,通常是由聯盟形式組成,類似于銀行卡協會。2002年成立的中國銀聯是目前中國惟一的清算組織,而國外競爭則比較充分,比如美國有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等多個卡組織。
銀聯地位岌岌可危
多年以來,銀行卡清算市場的主角只有一個,就是中國銀聯。中國銀聯是由政府支援下建立的轉接清算機構的典型,由於組建初期,中國支付行業還處於相當初級的水準,中國銀聯需要同時扮演轉接清算組織機構和構建跨行交易與支付體系的多重職責,這也是現在一直被詬病“壟斷”的主要原因。除了上述職能外,銀聯還帶有許多行政色彩。例如,銀聯被賦予了制定銀行卡跨行交易清算系統入網技術標準和聯網業務規則的權力、制定交換費標準調整和分配各銀行發行銀行卡的標識代碼權力等等。
隨著中國銀聯在全球開疆辟土,它儼然已經成為了能夠與Visa、萬事達、美國運通和JCB並駕齊驅的第五個國際性銀行卡組織。但是“壟斷”的烙印讓銀聯長期備受詬病並被推上風口浪尖。其實,銀聯早已感受了“威脅”的來臨。銀聯總裁時文朝此前就在天津夏季達沃斯期間表示,大量的第三方支付機構在做銀聯的事,實際上都是小銀聯。
隨著近年來第三方支付市場快速膨脹,在移動支付規模迅速攀升的背景下,銀聯的地位已經受到了挑戰。據了解,銀行卡刷卡收費率分成比例大致是7(發卡行):2(收單行):1(銀聯),但快捷支付的興起,令第三方支付公司直接與銀行連接,免除了7:2:1比例中的“1”,相當於動了銀聯的“奶酪”。
誰將成為下個銀聯
隨著銀行卡清算市場的放開,市場認為,第二個、第三個甚至更多的銀聯將出爐。
對此,銀聯相關人士表示,中國銀聯堅決執行國家放開銀行卡清算市場準入的決定。作為市場化的商業主體,銀聯將與其他銀行卡清算機構在同樣的監管條件下,依法合規開展平等的市場競爭。繼續深化市場轉型,通過“二次創業”,積極迎接市場競爭。
不少市場傳言顯示,部分銀行、第三方支付機構都有申請設立清算機構,如正在研究相關內容的支付寶、已經從銀聯“出走”的通聯支付等等。
中央財經大學中國銀行業研究中心主任郭田勇認為,形成競爭後,對於消費者,商戶的體驗和成本都會有所改善,目前來看,很有可能採取穩健式的開放,不會直接開放外資進入,而是採取中資和外資合資設立,不一定會讓Visa這類完全獨立經營的外資清算機構進入,初期會有很多考慮,但是放開會形成一種趨勢。
郭田勇同時補充道,放開清算後,會對線上的銀行卡業務産生一定影響,比如支付寶等第三方支付機構會不會考慮直接成立一個銀行卡清算機構,這些都可以探討。
也有分析人士指出,清算現在有大額清算、小微清算兩塊,銀聯只顧及了前面一塊,自然就顧不了後面一塊,需要新的清算機構與之互補。
此外,郭田勇認為,將進一步放開改善金融服務品質,降低中小企業的經營成本,同時刷卡費用有可能繼續下降,進一步增加金融消費者的體驗十分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