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商業銀行應從四方面 應對經營新危機

  • 發佈時間:2015-09-01 02:36:23  來源:新華網  作者:莫開偉  責任編輯:胡愛善

  截至8月30日,16家上市銀行半年報全部出爐,利潤增速全部放緩,不良貸款上升,其中農業銀行不良率高達1.83%;招商銀行不良率上升最快,上升了0.39個百分點。

  受利率市場化提速、“三期疊加”壓力增大等因素影響,商業銀行已至發展拐點,經營已面臨新危機狀態。對此,銀行業應正確對待利差收窄、不良貸款上升現象,並增強危機感和緊迫感,調動一切有利因素,化解眼前經營危機。從目前看,銀行業應加速四方面轉變,方能使經營立於不敗之地。

  加速經營理念轉變,從迷戀資産規模擴張、高利潤回報粗放經營方式中掙脫出來,開展綜合金融服務,提供整套金融解決方案,力爭成為客戶“忠實追隨者”。同時,樹立消費金融理念,大力發展老年儲蓄、投資理財産品、倒按揭等養老金融業務,開展農業、服務業、戰略性新興行業金融服務,大膽探索綜合經營模式,整合保險、基金、證券、租賃、信託等多種行業資源,力爭成為各類金融服務集散地和整合者,彌補傳統存貸業務發展不足。

  加速信貸方式轉變,從熱衷大企業、大額貸款等高大上産業項目中抽身出來,從重大向重小轉變、從重國企向民企轉變、從重傳統生産製造向科技創新轉變。尤其根據中小微企業在技術研發、擴大生産中存在大量資金需求,且其本身融資渠道較少,能接受較高利率成本現狀,銀行業應大力拓展信貸服務;銀行業應根據中小微企業生産特點和優勢,推出信貸服務“組合拳”,為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提供便捷信貸服務。

  加速服務地域轉變,從鍾情國內大城市及經濟發達國家金融服務中解脫出來,向國家確定的經濟發展區域推進,向廣大落後地區中小城鎮及農村擴展,向新能源、高科技産業領域集結,大力支援綠色低碳迴圈發展、戰略性新興産業等,逐漸提高綠色信貸比重;向經濟處於發展中新興經濟體國家進軍,為金融業“走出去”提供足夠生存施展空間。積極構建全球化服務網路,提高企業跨國經營便利性;加快培育個人跨境産品與服務體系,滿足日益增長的個人跨境金融需求。

  加速科技創新轉變,從習慣原有金融服務方式和服務手段中醒悟過來,加強與網際網路金融融合,利用移動互聯技術重塑銀行産品與服務體系,將銀行主要産品與服務快速推向移動端,做到隨時隨地提供服務;不斷豐富移動支付産品,逐步建立網路銀行服務基礎;深度分析客戶行為、消費習慣、風險偏好等,智慧識別客戶需求,為客戶提供個性化貼心服務。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