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村調查”顯示農村基礎金融服務還需加強
- 發佈時間:2015-08-30 07:46: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國經濟網上海8月29日訊 (記者沈則瑾)“千村調查”是上海財經大學堅持8年的以“三農”問題為研究對象的大型社會實踐和社會調查研究項目,今年的主題是“農村基礎金融服務的覆蓋與使用”。8月27日,記者從項目發佈會上獲悉,調查顯示我國農村金融滲透度與經濟發展水準密切相關,經濟不發達地區金融普惠工作亟待加強。
據“千村調查”第八期首席專家、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常務副院長劉莉亞介紹,本期“千村調查”內容涉及農村金融機構的服務覆蓋,農民對傳統金融服務、新興金融服務以及保險的使用情況等熱點問題,採用隨機抽樣定點調查和學生返鄉調查相結合的方法對各個鄉鎮進行調研。
劉莉亞説,從2013年開始,“千村調查”實行定點調查,每個縣(市)對應2個鎮4個村,均涵蓋相對富裕及相對貧困的村鎮,使得樣本更為穩定,涵蓋多樣的收入情況。”今年7月起,由30位帶隊老師,1418名學生組成的840支調查團隊陸續出發,奔赴全國各地的村落進行農村金融問卷調查。8月初所有隊伍已全部安全返回,目前正在進行數據後期處理,以及報告撰寫工作。
金融學院副教授談儒勇率領學生對貴州冊亨縣進行的調研顯示,兩個布依族鄉鎮農信社的存貸比大於監管紅線75%,“三農”對資金的渴求強烈,當地農信社並沒有成為農村資金的“抽水機”。談儒勇對當地經濟發展提出的建議是利用秀麗風景、民族風情開發旅遊資源,發展當地企業等。
金融學院副教授粟芳率領學生對四川巫山縣的調研顯示,當地農村金融滲透度偏低、農民的金融意識、保險意識比較薄弱,保險參與度偏低,政策性農業保險的滲透度也很低,金融普惠工作有待繼續加強。收入來源單一和家庭成員患有大病,是導致當地農民貧困的兩大原因。
金融學院教授朱小能率領學生對浙江桐鄉市的調研顯示,該市城鎮化率、農民總體收入水準和城鄉一體化程度都很高,農村金融以及增信方面的創新令人印象深刻,但農村地區在發展個體加工業時所表現出的安全意識淡薄和縣級資産證券化程度過高等問題,是經濟健康發展的隱患。
上海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黨委書記柳永明説,“千村調查”是大學生認識中國國情的重要方式,中國農村地域遼闊差異很大,正在發生深刻變化,“千村調查”對於學生近距離接觸農村、認識農民有著重要作用,學生要完成調查,需要克服各種困難,進行調查的過程也是增長知識的過程,深入農村才能夠真正了解“三農”問題,理解國家各項惠農政策的意義。
據上海財經大學發展規劃處處長應望江介紹,“千村調查”旨在通過專業的社會調查獲得我國“三農”問題的數據資料,形成調查研究報告和決策諮詢報告,供國家相關部門決策參考。“千村調查”也是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項目之一“財經創新人才培養模式”項目的重要內容。此前,上海財經大學各學院分別以“我國農村基本狀況調查”、“我國農村醫療保障狀況調查”、“我國農民收入狀況調查”等為主題,組織完成了七期“千村調查”,不但積累了龐大的數據資料,而且形成了3500多篇調查報告,發表了一批高品質研究論文,獲得多個重要獎項,成為知名社會調查品牌。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