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銀行 > 銀行業動態 > 正文

字號:  

銀行客戶結構“下沉”大勢所趨

  • 發佈時間:2015-03-25 01:43:23  來源:中國證券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胡愛善

  從銀行利潤的角度來看,中國社會科學院金融研究所銀行研究室主任曾剛認為,此次置換的影響還不太明確,要取決於宏觀政策環境以及銀行的資産定價情況。如果1萬億元地方債全部由商業銀行購買,發債所獲資金則全部用於償還銀行貸款本息的話,銀行利潤變化將取決於兩種資産的相對收益狀況。

  但可以肯定的是,隨著地方政府市場化舉債模式趨於成熟,以及我國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的高潮退去,未來商業銀行不得不面對一個艱難的現實——失去這個“大客戶”。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金融研究所綜合研究室主任陳道富表示,“在相當長的時間中,地方政府都是商業銀行重要的客戶,也是支撐部分銀行規模擴張的重要力量。未來以地方政府為主導的投資一定會越來越少,商業銀行必須將客戶結構下沉。雖然這件事情銀行已經説了好幾年,但目前看來已經到了不得不動真格的時候了。”

  面對地方政府的“退出”,曾剛認為,銀行必須要加快調整客戶結構,轉向議價能力較高,但規模相對較小的零售、小微業務領域。在過去幾年中,銀行業普遍加大了對這類客戶的投入。2014年,商業銀行的新增貸款中,個人貸款佔比最高,達到28%,遠高於傳統的批發零售業和製造業。不過,需要指出的是,這種客戶結構調整並不是容易的事情。長期與大企業、政府打交道形成的模式和理念,難以適應小微和零售客戶,儘管有些銀行在規模上實現突破,但很快暴露出嚴重的風險。加之網際網路金融在零售領域的迅速滲透所形成的競爭,銀行客戶結構調整之路依然任重道遠。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