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7日 星期四

財經 > 銀行 > 理財産品 > 正文

字號:  

理財産品收益縮水 10萬元産品比去年少收1千元

  • 發佈時間:2015-12-25 07:38:48  來源:瀋陽晚報  作者:高薇  責任編輯:張明江

  “同樣10萬元買理財産品,今年比去年少收入1000元。”每年年末都是理財的好時機,各銀行為攬儲爭相抬高理財産品收益不在少數。但今年,銀行理財産品市場未見“翹尾”。

  現狀:10萬元理財産品比去年少收益1000元

  今年連續降息,存款利率降了又降,理財産品的收益也隨之下浮。“今年理財産品整體收益就比去年少了不少。”常年買理財産品的市民張女士説,去年年末還能找到不少4.9%到5.5%的産品,部分還能達到6%。

  那麼,這一年來,理財産品的收益究竟縮水多少呢?張女士給記者算了一筆理財賬。

  “去年我買了10萬元本金的理財産品,一個月的收益基本在470元到530元之間徘徊,一年下來,收益率能達到6000元左右。”張女士説,但今年收益明顯減少,同樣是10萬元本金,和去年的理財産品預期收益相比,收益差距很大。

  “上半年還好,雖然3月份降了一次息,5月份降了一次息,但整體的收益下浮並不大。但下半年開始,收益明顯減少,基本一個月保持在350元400元之間,我看要是想賺上5000元都難。”

  調查:未現年末利好“寶寶”理財收益走低

  隨著年末銀行攬儲大戰逐漸開啟,銀行理財産品的預期收益率又是啥樣呢?

  昨日,瀋陽晚報、瀋陽網記者隨機走訪了沈城部分銀行網點。在一家股份制銀行,記者發現,一款90天的保本型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3%,而非保本型一款360天的理財産品預期年化收益率為4.4%。

  “沒想到年末了,銀行理財産品的年化收益率也達不到5%的收益,保本産品剛3%左右。”正在選購理財産品的李先生説

  與銀行理財産品相比,“寶寶”的預期年化收益率也在走低。餘額寶的七日年化收益率僅為2.72%,持續在3%以下的情況已經1個多月了。

  分析:受多重因素影響“翹尾效應”難顯現

  為何今年下半年以來理財産品“跌跌不休”呢?

  銀行人士分析,今年以來,之所以銀行理財産品收益走低,主要是受貨幣寬鬆政策,以及央行降息、宏觀經濟基本面和社會經營壓力和風險提高等綜合因素的影響的結果。

  “雖然最近理財市場迎來了一波‘年末行情’,部分銀行理財産品收益上周小幅反彈,平均預期收益可以達到4.34%,但基於目前經濟發展情況,年底銀行大幅提高理財産品收益率的可能性不大,‘翹尾效應’或許難現,而更可能是趨於現在的情況平穩度過。”

  提醒:年末留心投資陷阱避免極端心態

  年末是攬儲高峰,也是産品用高收益做噱頭的集中期。那麼,年末買理財産品應該注意些什麼呢?

  “一定要注意‘高收益’陷阱,什麼‘保本’、‘高分紅’的以此為噱頭的,故意誇大産品高收益的情況一定要注意。降息背景下,機構吸儲的意願再強烈,也基本不會給投資人10%以上收益。銀行方面最可能出現的情況就是提高中短期尤其是短期産品的收益。”王女士説。

  “還要避免因突然而來的高收益率産品,出現極端心態,把大部分資金都投了進去,年底一般家庭開銷都會較大,所以一定要保障資金使用的靈活度。因為銀行理財流動性太差,一旦大部分資金投入其中,遇到意外情況,是支取不出來的。”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