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30日 星期天

財經 > 産經 > 交通物流 > 正文

字號:  

發改委抬高審批門檻 對地方地鐵“大躍進”踩剎車

  • 發佈時間:2015-01-25 08:08:00  來源:中國廣播網  作者:杜希萌  責任編輯:馬巾坷

  據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據説以前,很多人到北京都會專門坐一坐北京的地鐵。因為地鐵對很多城市來説是個稀罕物。但從2013年5月,國務院明確將城市軌道交通項目審批權下放到地方,地鐵熱在全國開始蔓延。有關機構曾預計,從2014年起到2020年全國各地將要投入約2.5萬億元人民幣到城市地鐵項目建設中。

  有人説,這是我國城市人口增加後解決擁堵最有利的方式,但也有人懷疑,這是一場提前消費的地鐵盛宴。發改委日前發佈通知,對新建地鐵初期日均客流量提出了要求,明確要“量力有序發展地鐵”,專家普遍認為,這將提高城市建設地鐵審批的門檻。這個改變將會帶來哪些影響?

  這幾年來,被地鐵改變的城市,早已不止是那些傳統的大城市。有統計顯示,目前我國獲批修建地鐵的城市已經達到38個。2013年後,鄭州、長沙、哈爾濱等幾個城市的地鐵線路陸續開通,到今年,我國城市地鐵新增運營里程達1000公里,相當於過去40年我國地鐵運營里程總數的一半。還有消息説,不少三四線城市都已經開始規劃地鐵建設藍圖。

  中國工程院院士,我國隧道及地下工程專家王夢恕曾參與過我國第一條地鐵修建工作。在他看來,部分城市並不符合修建地鐵的“硬條件”。不少地方對修建地鐵“熱情高漲”,背後還是“GDP挂帥”的想法作祟。據他介紹,按照目前的統計情況看,每投入1億元地鐵建設資金就可以拉動約2.6億元的GDP增長。

  王夢恕:有的地方都是考慮要把城市品位提起來,好像有地鐵城市品位就高,最好好多城市都是修地鐵往沒房子的地方修,先修然後想帶動發展,但這這種想法沒考慮到稅收可能浪費掉,很不應該。

  王夢恕介紹,此前各地申報發展地鐵,所參照的是2003年國務院發佈的標準,具體條件只包括城區的人口超300萬、其國內生産總值超過1000億以及地鐵單向高峰客流等方面內容。作為一條已經實施十多年的標準,現在能夠達到這些條件的城市數量相比12年前,已經有了幾倍的增長。

  而此次國家發改委的新規首次從日均客流量、資本金比例等方面對地鐵建設進行量化的要求。按照這份《關於加強城市軌道交通規劃建設管理的通知》提出,如城市擬建地鐵,應評估地鐵初期負荷強度不低於每日每公里0.7萬人次。項目資本金比例不低於40%,政府資本金佔當年城市公共財政預算收入的比例一般不超過5%。

  業內普遍認為,這樣的標準符合地鐵可持續運營的必要條件。

  國家發改委綜合運輸研究所交通技術發展與規劃研究中心副主任張江宇:地鐵一般的日客運量必須要4、5萬以上,最高在30萬左右。一般在這個範圍內,是可以支撐地鐵的建設。而投資上,現在地鐵每公里的造價最起碼在四億元左右,最高可能到達十億元,不具備這樣的客運量很難是覆蓋這個支出。

  事實上,如果早前按照這個標準規定,目前部分已經運營的,或還在建設中的地鐵項目並不符合條件。據媒體公開報道顯示,目前正在建設的蘭州城軌一號線一期工程項目,其資本金佔總投資比例不到28%。2012年6月開通的昆明地鐵6號線首期工程全長為18公里左右,按照《通知》要求,初期日均客流量應達到12.7萬人次,但該工程在運營滿一年時,日均客流量僅5000余人次,在進入第三年後客流量也未超過2萬人次。

  業內專家普遍認為,新的標準對於保障地鐵運營和減少地方債務風險,都有積極意義。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認為:

  孫章:我們必須看到這裡面的理念就是地鐵建設要適度超前,不能過度超前,你看台灣高鐵馬上就會破産,什麼原因?就是因為他的實際的運量還不到預設的一半。所以運輸的需求是必須放在第一位的。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李迅認為,防治地方“地鐵”過熱,應按照上述標準進行規範,同時必須從嚴審批。而這也是發改委此前曾明確的態度之一。

  發改委投資司司長黃民:我們在規劃層面要強化約束,在建設過程中加強監管,在事後還是要做好調控工作。

  地鐵規劃建設審批門檻的提升是否意味著目前一些城市的地鐵藍圖將會落空?對於這些城市來説,在城市不斷發展,人口急劇增加的現在,又該如何平衡城市發展與交通桎梏之間的矛盾?

  同濟大學鐵道與城市軌道交通研究院教授孫章認為,可以確定,今後,地方規劃建設地鐵的門檻將會有所提高。但這並不意味著要放緩城市軌道交通的發展速度。

  發改委在此次發佈的《意見》明確,發展地鐵的方針是“量力而行、有序發展”,同時鼓勵發展輕軌、有軌電車等高架或地面敷設的軌道交通制式。

  孫章表示,這也是在給地方政府提醒,應該考慮自身實際來發展合理的公共交通體系,地鐵並不是唯一的選擇。

  孫章:公交優先是必須的,結構應該合理,比如從地鐵,輕軌,到有軌電車,還有BRT,地方政府應該根據實際找到合理的公共交通結構。

  王夢恕也坦言,對於一些目前建設地鐵的條件尚不成熟的城市,可以優先考慮發展其他多種形式的公共交通。

  王夢恕:空中單軌很便宜,一共才一億到一億五,單向運營人數可以達到一萬,在空中不佔土地,既不堵塞,我們都可以解決。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