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1月19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公司新聞 > 正文

字號:  

Prada季度盈利繼續倒退 將把顧客留在本地消費

  • 發佈時間:2015-12-18 08:26:43  來源:中國青年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曾經的業績增長“火車頭”大中華區,今日卻變成了義大利奢侈品公司的Prada“拖油瓶”。由於大中華區業績並沒有復蘇跡象,Prada集團最新季度盈利繼續大幅倒退。

  Prada方面日前表示,其拯救業績的策略,除了審視其發展策略,並進一步壓縮成本外,還將推行全球協調定價,通過提高歐洲區售價,把目前歐洲與中國35%的價差幅度縮窄至10%~15%,從而把中國顧客留在本地消費。

  盈利繼續大幅倒退

  Prada日前發佈的截至2015年10月31日的三季度財報顯示,受最大市場亞太市場惡化的影響,該公司三季度銷售同比下跌5.6%至7.477億歐元,凈利潤同比下跌37.6%至0.465億歐元,遠低於市場預期。

  除了義大利和日本,該集團三季度在歐洲、美洲、亞太、中東等地區的銷售均出現不同程度的下滑。其中亞太市場跌幅最大,銷售下降17%至2.353億歐元,在集團銷售佔比為31.5%。按固定匯率計,大中華區急跌26%。

  按品牌,Prada品牌銷售同比減少7.3%至6.043億歐元,MiuMiu基本持平于去年同期的1.177億歐元。Church’s表現突出,銷售增14.2%至2210.2萬歐元,而CarShoe則銳減27.3%至190.6萬歐元。

  “中國港澳地區因人流量和零售整體萎靡而惡化,人民幣8~9月期間貶值也對中國遊客的購買造成了負面影響。”Prada集團表示。

  2011年在香港股票交易市場上市的Prada集團,也曾有高增長的輝煌。2012年財年其凈收入增長率達到44.9%,其中凈利潤達到6.257億歐元,而收益額增長了29%,達到32.97億歐元。但截至2014年1月31日的2013財年,受制于歐元強勢、歐亞市場需求減弱和稅務負擔加重,全年凈利潤為6.257億歐元,凈利潤按年僅增長0.3%。

  零售分析師和FIT教授RobinLewis還將Prada如今利潤的下滑歸咎於品牌的過度曝光和開店。從2012年開始,該公司瘋狂擴張,在包括巴西、俄羅斯、印度、中國和南非在內的新興金磚五國市場新增260家門店。該策略可以吸引潛在新顧客的需求,但是對於奢侈品商業模式而言,品牌無法保持珍稀形象也或將成為災難。

  對於業績現狀,Prada聯席首席執行官PatrizioBertelli公開表示,全球宏觀經濟惡化,加上社會及政治風險上升,降低外遊意願,公司將審視其發展策略,並進一步壓縮成本。

  把顧客留在本地消費

  PatrizioBertelli在季報後分析師電話會議上還表示,會推行全球協調定價,通過提高歐洲區售價的方式縮小與中國等地的價差,把目前歐洲與中國35%的價差幅度縮窄至10%~15%,以把中國顧客留在本地消費。

  “如果我們在中國香港或內地有買家,我們不希望他們跑去南韓購買。”PatrizioBertelli直言。該協調定價的政策同樣會應用於日本和中東等市場。

  因為關稅等關係,奢侈品在中國的價格比歐洲貴35%到50%,這也是多數中國消費者選擇在海外購買奢侈品的原因之一。價格差異也帶動了灰色的代購市場:有些投機的人會在歐洲購買暢銷的高端奢侈品然後在中國以高於歐洲的價格賣出。

  巴黎HEC商學院奢侈品品牌管理和行銷教授GachouchaG.Kretz注意到,一些國際奢侈品公司和集團在中國也開始降價,以縮小价差,並打擊代購市場。甚至在今年8月人民幣貶值前,幾家國際知名品牌都採取了降價行動,其他品牌也可能跟進,以應對當今相對較弱的人民幣。

  不過GachouchaG.Kretz對《第一財經日報》記者表示:“這一做法是短期內振興本地市場銷量的有效策略,它也會帶來降低品牌價值的風險,在消費者的意識裏,奢侈品品牌變得更像時尚品牌。”

  為何積極縮小价差

  自2015年4月8日起,香奈兒首先制定了“全球協調價格”的策略,協調全球各個市場的價格差距,最先調整了經典款(11.12和2.55)與BoyCHANEL手袋系列。此後,Dior、瑞士鐘錶品牌百達翡麗和TAGHeuer多個奢侈品牌相繼跟進。

  香奈兒方面稱,“價格協調”旨在縮小各個市場的價差。近來因歐元貶值,更拉大了各國之間原有的價格差距。所有進口商品的價格都取決於匯率浮動和定價因素,包含稅收、進口費用、運輸成本,以及不同的市場經濟環境……而在價格協調之下,顧客無論在何地,都能以相近的價格購買到香奈兒的産品。

  值得注意的是,無論消費者在全球何地購買,各地營業額都歸攏在奢侈品公司的口袋中,為什麼他們還積極打擊代購,縮小价差呢?

  一位奢侈品業內人士告訴《第一財經日報》記者,一些代購背後有資本力量存在並形成相關産業鏈,“出現過某品牌的暢銷款在法國一旦新上貨,適合中國人的比如36、37碼的鞋或其他相關商品,就被代購者搶購,轉手到中國國內或其他地方以更高的價格銷售。”

  對於奢侈品公司來説,“灰色代購使它們根本不知道是誰在購買該品牌的商品,不知道消費者有怎樣的需求,怎樣的反饋,也無法為消費者提供服務。這就矇住了重視客戶關係維護與管理、重視商品服務與體驗的奢侈品牌的眼睛,打亂了其流通體系,這不是品牌所期望看到的。”上述人士表示。

  在提及“全球協調價格”的策略時,香奈兒就表示,“希望通過貫徹這項策略,持續鞏固品牌在全球的一致性並開創新的發展機遇,這也能持續提升顧客在精品店內的購物體驗,突出香奈兒的卓越服務和與眾不同,同時,也能抑制海外代購市場對於品牌形象的影響”。

  不過,奢侈品牌“全球協調價格”政策能多大程度拉回中國消費者,還有待觀察。對於中國人海外購買奢侈品的趨勢,GachouchaG.Kretz稱,並不相信短期內會發生巨大的變化,“因為中國消費者在旅行時消費奢侈品,這點是很具有文化特性的,這是旅途中快樂體驗的一部分。但是,中國消費者對價格的敏感,一旦歐元升值,那中國遊客就可能被吸引到匯率更優的旅遊目的地(購買奢侈品)。”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