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0日上午8時,魯冠球追悼會在萬向集團公司多功能廳舉行。
10月29日,坐落在浙江省杭州市蕭山區寧圍鎮的萬向集團總部哀樂低回,身著萬向工作服的員工們行色匆匆。就在25日中午,72歲的當代浙商代表魯冠球與世長辭。

魯冠球追悼會現場 (浙江線上)
“復興先驅民企巨擘傳奇人生生如錢潮名天下,時代楷模國家棟樑大德流芳芳播萬向定春秋”。挂在弔唁廳兩側的38字輓聯高度概括了魯冠球的一生。而在萬向集團官網已有近5萬人參與了線上弔唁。

白色玻璃房為魯冠球弔唁廳,不時有行色匆忙的人員進進出出(中新經緯)

萬向集團路邊拉著哀悼橫幅擺放著花圈(中新經緯)

穿著萬向工作服的員工陸續走過(中新經緯)
與繁華的杭州城隔江相望,魯冠球帶著他創立的萬向集團,從一個鄉鎮農機廠出發,成為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雖然魯冠球始終將萬向集團總部堅守在老家,但萬向的事業卻是遍地開花。
1969年魯冠球帶領6名農民,集資4000元,創辦了寧圍公社農機廠。夢想造轎車的魯冠球選擇從汽車底部一個不起眼的零件“萬向節”開啟事業。越做越大的萬向逐漸成為世界汽車零部件巨頭,2000年萬向先後收購了美國舍勒公司、百年老店美國洛克福特公司、美國UAI公司。如今萬向的商業版圖已經拓展到能源、房地産、金融、農業等各個産業。
去世前一週仍在工作
“我不會退休,事業就是我的生命”。魯冠球曾這樣向媒體表示,而他的確工作到了臨走的前夕。

萬向旗下上市公司萬向錢潮公告顯示,10月19日也就是魯冠球去世前6天,他還以通訊表決方式主持召開了萬向錢潮的第八屆董事會第八次會議,表決通過了兩項議案。彼時,魯冠球已身深陷病榻,據錢江晚報報道,病情嚴重後,魯冠球一度赴美醫治。當醫生告之來日無多時,魯冠球手一揮:回國!回家!我不能在美國沒。8月4日,飛機降落杭州,一輩子不愛出國的魯冠球回家了。
9月,蕭山區政府官方微信公眾號“蕭山發佈”首次公開魯冠球署名文章《時代契機 我們沒有理由錯過》,“回想我們這代人的創業夢,從被當作‘資本主義尾巴’東躲西藏,到在計劃經濟夾縫中‘野蠻生長’,再到改革開放中‘異軍突起’,以及全球化中無知無畏闖天下,可以説是跌宕起伏”,他寫道。而這也成為魯冠球最後一次面向公眾的人生自我總結。
雖然是萬億商業帝國的掌舵者,魯冠球一直保持著節儉和勤奮,他在文章《勤以勵志,儉以養德》中寫道,勤奮而節儉,不僅僅是一種行為習慣,也是一種精神狀態。名為《魯冠球:40年不倒之謎》的書中記錄到一個細節,魯冠球要求自己每天用4個小時來學習,每天清晨5點鐘起床。
“老爺子的勤奮是有口皆碑的,他每天早上7點到公司,晚上6點才下班回家,他幾乎大部分時間在辦公室。只要天氣不特別惡劣,每天早起都要打理他的菜園,我還吃了不少老爺子親手種的菜。”魯冠球生前的一位秘書向媒體回憶道。魯冠球並不上網,但是每天會讓秘書做大約厚20釐米的簡報,看到認為有價值的資訊,會用硬毛筆一筆一劃地寫上批註,給公司高管參考。

2012年全國兩會,魯冠球(左二)、娃哈哈集團董事長宗慶後(右一)出席預備會
魯冠球的話也影響著萬向的每一個人,一位萬向員工告訴中新經緯,萬向集團內部有一本人盡皆知的小冊子《魯冠球講話彙編(1999-2006)》,它匯集了17年來魯冠球在企業各個時期的思路、思考,主要內容涉及企業社會責任、企業核心價值和員工廉潔自律。
在萬向集團發佈的訃告中,魯冠球被稱為“永遠跟黨走之時代先鋒”,可以説,魯冠球是産權意識最早甦醒的企業家之一。
名下股票市值遠超300億元
創立近50年來,從汽車零部件起家,萬向的商業版圖逐漸擴張到能源、房地産、金融、農業等各個産業,發展成為營收超千億、利潤過百億的現代化跨國集團。迄今為止,萬向係掌握了萬向錢潮、承德露露、萬向德農、順發恒業等至少4家上市公司的控制權,並參股了民航股份、廣汽集團、中色股份等18家A股、港股公司;佈局了頌大教育、商安信等14家新三板掛牌公司。
10月26日早間,萬向錢潮發佈公告稱公司實際控制人、董事長魯冠球直接持有公司股份703萬股,佔公司股份總額的0.26%,通過萬向集團持有公司股票1.5億股,佔公司股份總額的55.52%,合計持股55.78%。中新經緯梳理萬向控股和參股的上市上市公司最新公告、三季報、半年報發現,魯冠球個人直接或者通過控股公司間接持有的上市股票有6家,分別為萬向錢潮、萬向德農、中色股份、承德露露、航民股份、順發恒業。而以10月27日的收盤價核算,魯冠球持有的上市公司股份市值約320億元。
需要指出的是,由於財報只公佈上市公司前十大股東,因此萬向參股的非前十大股東的上市公司最新股權關係無從考證。

魯冠球名下的上市公司股份 (中新經緯 畢彤彤 製圖)
對待資本運作,魯冠球有節有度,其曾有個形象的比喻:“資本運作就像喝酒,適量地喝肯定有益健康,但超過身體承受力,就會喝醉,要出事。歸根到底,這還是一個度的問題。”
而這部分上市公司股份只是魯冠球家業的一部分,萬向集團在美國、英國、德國等10個國家擁有近30家公司,40多家工廠,僅在美國就有22家工廠,海外員工人士近2萬人。
魯冠球將萬向多年來的運營經驗歸結為20個字,“大集團戰略、小核算體系、資本式運營、國際化運作”。與此同時,魯冠球還給萬向設立了奮鬥十年添個零的目標。從上世紀70年代末企業實現日創利潤1萬元、員工最高年收入超過1萬元,到2019年的目標是企業日創利潤和員工最高年收入都要達到1億元。
萬億帝國誰來掌舵?
魯冠球的突然離去,令人嘆惋。其走後,億萬遺産如何分配,誰是萬向錢潮的新舵手,都是魯冠球留給世人的疑問。
萬向錢潮26日公告稱,根據《公司章程》規定,暫由公司副董事長管大源先生代為履行公司董事長的職責,直至公司召開董事會選舉出新的董事長之日止。而中新經緯查詢發現,魯冠球的兒子魯偉鼎並非萬向錢潮董事。
虎父無犬子,上陣父子兵。實際上,從魯冠球生前來看,其在子女安排上也頗有韜略,將兒子和三個女兒、女婿分別安排在杭州、北京、上海、美國等不同的地方,各散枝葉,共同打造世界級的萬向集團。
魯冠球並不避諱公開談論接班人問題,“對於接班人,我現在選好我兒子,如果將來有能力超過我兒子的優秀人員出來,只要能夠把企業搞得更好,能夠為農民多增加收入,為農村富裕做出貢獻的,我可能會要調一個,這個是可以改變的。”
1971年出生的魯偉鼎是魯冠球獨子,23歲時便擔任萬向集團總裁,30歲擔任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執行董事。魯偉鼎在企業運營、金融及資本運作上“長袖善舞”,尤其是金融投資板塊能力不俗。2002年魯偉鼎出任民生人壽保險股份有限公司副董事長,2007年任浙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監事會主席,今年7月,出任浙江省工商聯副主席。魯偉鼎和馬雲也關係密切,曾與馬雲一起發起投資建造頂級會所“江南會”。

萬向在金融方面的廣泛佈局皆出自魯偉鼎之手。2002年,萬向控股出資1.2億元投資民生人壽保險,持有14.45%的股權,與泛海集團並列為第一大股東;2003年,萬向集團受讓浙江省工商信託投資股份有限公司24.85%的股份,位列第二大股東;2004年,萬向控股參股浙商銀行;2007年成為浙江省工商信託第一大股東,2010年參股浙商基金;2013年4月,浙江省工商信託投資股份公司更名為萬向信託有限公司。目前如果再添入一張證券牌照,萬向就可以實現金融全牌照佈局。
大女兒魯慰芳原在銀行工作,隨後與丈夫到人生地不熟的北京,籌辦萬向北京公司,大女婿莫斐卻在2012年因病去逝。二女兒、女婿,也被魯冠球安排在集團內部,負責萬向資源運作。目前,二女婿韓又鴻是萬向集團上海公司總裁,同時負責新加坡公司。
在大西洋彼岸,魯冠球三女兒的丈夫倪頻正將萬向在美國的産業大跨步推進。“我赴美國,一邊求學,一邊創辦萬向美國分公司。公司創辦費用不足2萬美元,我出差全住19美元一晚的小旅館。” 倪頻曾向媒體回憶在美創業之初的艱辛。

如今萬向美國公司已經從汽車零配件開始,拓展延伸到新能源、投資等領域,業務涉及美國26個州,共22家工廠,擁有1.8萬名員工。據萬向內部報刊《萬向報》消息,8月23日,魯偉鼎與浙江省委書記車俊到新近落成的位於芝加哥市中心的萬向大樓看望美國公司員工。萬向美國公司總經理倪頻介紹道,萬向美國公司的産值實現了“奮鬥十年添個零”,達到“每2輛在美國生産的汽車,就有1輛使用萬向在美國製造的産品”。“萬向美國公司拯救了很多美國破産企業,很多州長來信要求去談收購。”
值得一提的是,魯冠球的妻子章金梅作為萬向7個創始人之一,在萬向工廠做焊工直到退休。原杭州市委書記厲德馨在2001年回憶,有一次他到車間參觀,路過一位埋頭苦幹的中年女性,陪同者介紹,她就是魯冠球的妻子,廠裏想照顧她,不讓她再在車間幹重活,但他(她)們倆人都不同意,只能作罷。
代際傳承 律師呼籲制度保障
“對萬向來説,接班人不是特指一個人,而是一套成系列的機制,有很多,包括企業文化氛圍;而在萬向,很多人都有股份,他們都是企業未來的財富。”魯冠球多次對媒體強調。
實際上,不僅是萬向的接班人,魯冠球的個人鉅額財富如何傳承也備受關注。大成律師事務所律師張雪告訴中新經緯,繼承按照被繼承人的意願可以分為遺囑、遺贈,在沒有立遺囑的前提下適用順序繼承。第一順序繼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等,喪偶兒媳或女婿,繼承開始以後,由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第二順序繼承人不進入繼承,沒有第一順序繼承人繼承的,由第二順序繼承人繼承。

“在處理遺産前要先明確遺産的部分,即要先將夫妻共同財産進行分割。如果是在夫妻關係存續期間取得的合法財産均是夫妻共同財産。除去夫妻共同財産外的部分才是遺産,將在第一順位繼承人中進行均等劃分。”張雪表示。這意味著,魯冠球的妻子章金梅將獲得最多的財富。
萬向錢潮26日公告稱,魯冠球的繼承人尚未辦妥股權繼承相關手續。北京德和衡(上海)律師事務所家族財富傳承業務部負責人李夢在接受中新經緯採訪時表示,關於企業家的股權繼承,首先要看魯冠球去世前是否已經通過遺囑、信託等工具對股權繼承做了安排;當然股權不同於普通財産,股權的繼承即使有遺囑也要參照公司章程的約定。
魯冠球生前是否對財産進行安排,目前尚未披露。“如果他沒有任何提前安排,則要考慮法定繼承。法定繼承可能會導致股權分散的結果,不利於企業的控制權。”李夢認為,遺囑、信託、基金會等都可以用來傳承股權、傳承家族財富。對於魯冠球和萬向集團這樣的企業家、企業,“慈善基金會+家族信託”是比較理想的傳承股權的方式,可以把對家人的愛和對社會的責任有機統一起來,甚至還可以解決員工激勵問題。
“我國目前面臨著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家族企業的代際傳承。家族企業的股權繼承問題,不但關係我國富裕家族的財富傳承、家族成員的幸福和諧,其實也關係著經濟秩序的穩定和經濟結構優化升級。建議從立法層面完善相關法律,為家族企業的財富(股權)傳承提供制度保障和法律保障。”李夢進一步指出。
“只有我死了以後,企業仍然興旺發達,那才是真的‘常青樹’。”願魯冠球同輩的中國企業家們的物質與精神財富都能順利傳承。
(責任編輯:吳起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