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12月24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上海培育“浦江1號”帶活團頭魴産業

  • 發佈時間:2016-01-06 08:33:39  來源:農民日報  作者:胡立剛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上世紀末,全國各地團頭魴養殖先後出現了嚴重的退化問題,上海也是如此。

  因為老品種生長速度減慢,性成熟提早,體型變長變薄,抗病力下降等,上海市場對於這類鳊魚的拒絕讓養殖戶的效益受損,嚴重制約了該産業的發展。

  2000年,熟悉産業狀況、了解市場喜好的上海市松江區水産技術推廣站站長張友良引進了上海水産大學最新成果——團頭魴“浦江1號”,實施選育與保種相結合的群體選育技術路線,培育優質親魚。

  3年之後,他養的團頭魴“浦江1號”相比淤泥湖原種的生長速度提高了29%以上,而且體型優美,遺傳性狀穩定,因此被農業部審定為優良新品種。

  這麼好的品種如何讓全國的養殖戶得益?這是張友良在2003年前思考的最多的問題,解決了這個問題,既能使良種場獲得快速發展,又能把自己的水産技術推廣事業推向一個新的高度,豈不是一舉多得?!

  2003年至今,張友良不斷完善團頭魴“浦江1號”良種選育的技術路線,面向全國養殖戶開展推廣和技術指導,針對各地氣候、養殖環境和生産管理條件的不同,張友良還逐一進行實地探訪,編寫技術培訓資料,手把手做生産指導。

  “我把主要的精力放在中西部地區,新疆等地跑的多,我覺得一個有潛力的大眾水産品首先要經得起各種氣候條件的考驗,獲得更好的性狀,同時,讓最廣大的養殖戶能享受到新品種新技術帶來的效益,只有這樣産業才能健康可持續發展。”張友良説。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