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31日 星期五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黃浦江大閘蟹個大價平

  • 發佈時間:2015-10-20 04:29:22  來源:解放日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本報訊(記者 黃勇娣 吳衛群 通訊員 賈佳)秋風起,蟹腳癢。今年,受氣溫偏低、積溫不足等影響,全國各地大閘蟹個頭普遍偏小,洪澤湖、高郵湖等幾大湖區的大閘蟹甚至減産50%,蟹價平均漲約20%。昨天,上海本地最大規模的黃浦江“三泖”牌大閘蟹開捕,“4兩公、3兩母”的大規格蟹達50%以上,遠高於一般養殖基地20%左右的大規格蟹比例,但蟹價保持不變,每只售價60元。

  “稀放蟹種”精心養殖

  今年黃浦江大閘蟹的捕撈時間,比陽澄湖晚了1個月左右。昨天一早,在松江浦南的養殖基地裏,工人們正式捕撈,大部分蟹的規格達到“4兩公、3兩母”,不少超過半斤。

  大蟹養成,靠的是科技支撐。在上海市河蟹産業化體系的指導下,松江區組建了“張友良領軍人才工作室”,圍繞“高品質大規格大閘蟹的池塘養殖”等課題進行創新探索,最終形成一整套的生態養殖模式。迄今為止,黃浦江大閘蟹已連續五年在全國大閘蟹評比中奪得金獎,成為滬上名副其實的“冠軍蟹”。

  基地選用經過12年育種而成的第五代河蟹良種——江海21,種質純正,恢復了20年前長江係大閘蟹具有的腿長、額齒尖的優良特徵。基地地處黃浦江上游,在池塘中建立了倣野生的生態環境。一般養殖戶的池塘裏,只投放單一品種水草,但這裡的水草格局根據不同季節進行搭配,並調節疏密。在蟹塘底部,一層毛茸茸的綠毯猶如足球場一般,伊樂藻、苦草、輪葉黑藻等多類型水草錯落在水底、水中和水面,形成立體環境,在改善水質同時,也為河蟹創造了好的棲息條件。

  這裡採取“稀放蟹種”的做法,將公母按密度和比例搭配,每畝僅養殖550—600隻左右,每只蟹活動空間可達1個多平方米,保證足夠的氧氣和養分。大閘蟹的生長前期,只喂食新鮮的螺螄,到後期,則加入冰鮮小海魚,並輔以玉米做“粗糧”,吃得營養又健康。去年,基地大規格蟹比例達70%以上。

  今年蟹市行情普遍看漲

  個頭小、産量低、價格高,是今年蟹市的普遍行情。記者在銅川路市場一家蟹莊看到,今年優質蟹(陽澄湖蟹、太湖蟹)的批零價格有幾個檔次,“母2.5兩、公3.5兩”售價為每公斤160元;“母3兩”售價為每公斤330元;“公4兩”為每公斤220元;“母3.5兩”為每公斤380元;“公4.5兩”為每公斤300元。店主吳先生介紹説,按照往年慣例,10月10日以後,隨著上市量增加,大閘蟹價格會有所回落,但由於今年産量低於去年,大個頭蟹偏少,因此,眼下市場上尚未看到價格明顯回落的跡象,尤其是大個頭蟹,起碼要比去年貴10%—20%。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