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7日 星期一

財經 > 産經 > 區域産業 > 正文

字號:  

黑龍江綠色食品産業提質增效

  • 發佈時間:2015-12-25 03:52:14  來源:經濟日報  作者:倪偉齡  責任編輯:吳起龍

  年終歲末,黑龍江省經濟轉型傳來振奮人心的好消息,全省綠色食品産業總産值實現近3000億元,較去年增長20%以上,成為全省經濟增長最快、效益最好的産業。

  黑龍江省今年糧食總産量突破1350億斤,實現“十二連增”。往年年底,黑龍江幹部每每提及增糧之事,總是沾沾自喜于“全國糧食總産量第一”“全國商品糧輸出量第一”等。對此,黑龍江省向重産輕銷等傳統觀念發起挑戰,創新經濟發展理念,重點推進綠色食品産業行銷模式創新,向品質效益轉型。

  黑龍江省省長陸昊在全省幹部大會上曾舉例説,同樣一斤大豆,黑龍江農民賠本賣到了南方,而南方的企業把它加工成大豆卵磷脂等高附加值産品再賣回黑龍江。這一齣一進,差價就可以達到幾倍甚至幾十倍。對此,全省迅速開展上百次對標找差距市場調研活動,促使各級幹部增強服務客戶意識、市場價值取向理念。

  今年以來,黑龍江省政府加大推進《黑龍江綠色食品産業發展綱要》,全省在創新綠色食品行銷方面投入近5億元,各級部門和企業負責人多次前往北京、上海、廣州、香港等地推介黑龍江綠色食品。在香港的推介會上,一斤綠色大米賣到15元,而有機大米更是高達36元。過去以量取勝、以多為榮的舊觀念,正不斷被高品質、品牌化的新觀念所替代。

  黑龍江創新綠色食品行銷一大亮點是發展壯大龍頭企業,大力推廣省內知名品牌,推動綠色食品銷售體系建設。北大荒、完達山、黑森等一批黑龍江綠色食品品牌正向叫好又叫座轉型升級。

  今年,黑龍江省又以“地理標識保護”“綠色食品品質認證”“綠色食品可追溯體系”等方式,依法保護“五常大米”等上百個名優綠色食品品牌。

  此外,黑龍江還在全國推動建立包括進上千家品牌超市,建100家直營旗艦店,開通眾籌網店、上手機客戶端,辦理跨境電子商務等在內的綠色食品行銷網路體系。以銷售地方綠色農産品為主的齊齊哈爾藍海商貿公司的負責人告訴《經濟日報》記者,臨近年底,店裏的銷售額達200多萬元,快遞十幾分鐘就拉走一車。這都得益於黑龍江省打造的“網際網路+龍江綠色食品”計劃,通過電商平臺,建立起線上線下相結合的綠色食品行銷網路。黑龍江還進一步將綠色食品實體店向二三線城市,以及一線城市的商超、社區等領域延伸,真正讓黑龍江綠色食品實現全覆蓋。

  2015年黑龍江省綠色(有機)食品認證面積將達7300萬畝,總産值、銷售量等穩居全國第一位。黑龍江省農委主任王忠林認為,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産業實現轉型升級的主要原因是觀念轉變,從過去重産輕銷、質優價不優到如今的頂層設計,狠抓品牌品質和創新行銷,使得黑龍江綠色食品産業逐漸向品牌化、品質化、效益化過渡。同時,全省高度重視經貿交流活動,不但充分利用別人的舞臺唱戲,自己也主動搭臺唱戲,全年各類展會簽約額近百億元。線上線下同時發力,通過打造綠色食品網際網路銷售公共品牌等,逐步實現將生産環境、監測數據等資訊納入網際網路平臺,使消費者隨時知悉食品從種到收全過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