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滾動新聞 > 正文

字號:  

黑龍江打響綠色食品品牌保護第一槍

  • 發佈時間:2015-10-28 09:30:49  來源:中華工商時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羅伯特

  日前,一場針對黑龍江省最大的綠色食品品牌——五常大米的品牌保衛戰正式打響,黑龍江省、哈爾濱市以及五常市分別出臺相關政策,意圖通過法律及行政手段和市場規則對五常大米品牌行銷和保護工作提供支援。而這被視作農業大省和綠色食品大省黑龍江,打響綠色食品品牌保護第一槍的標誌。

  品牌保護刻不容緩

  近年來,各種偽劣假冒五常大米行為屢禁不止,市場上流通的五常大米總量一度竟達到五常市大米産量的10倍。

  來自五常市米業商會的數據顯示,2014年,五常市本地大米産量只有71.4萬噸,然而,五常市的大米加工企業卻擁有560萬噸加工能力。此外,據黑龍江省大米協會統計,2013年以來,五常市稻米加工企業受各類原因制約,約有一半停産半停産。“稻花香二號”作為優質稻米品牌,但已經成為各稻米加工企業間共有的招牌,這種産能的內耗導致品牌的內耗,從而更增加了“五常大米”控制市場的難度,使得大批優質稻米通過批發市場的低端渠道流到外地,“五常大米”品牌保護刻不容緩。

  又到今年新米上市之際,10月16日,黑龍江省省長陸昊主持召開省市聯席會議,專門研究部署五常大米品牌行銷與保護工作。

  陸昊指出,黑龍江是糧食大省、綠色食品大省,保護好有競爭力的龍江綠色食品品牌對於發展黑龍江省綠色食品産業、食品加工業,促進全省現代農業發展至關重要。

  無形之手聯合有形之手

  為五常大米召開的聯席會上,陸昊的言辭中,透露著很多“焦灼”。

  陸昊提出,政府有形之手要推動五常大米品牌行銷與保護工作,但前提是要“尊重市場經濟的商業模式,政府不能替代企業的行銷過程,要尊重企業經營自主權”。同時,陸昊又提出,政府部門要“準確掌握市場經濟的法制規則,政府各種保護和打擊措施要于法有據”;要堅持政府部門行政執法權的權責對等和合理配置,打擊不力的部門要嚴肅追究責任;要敢於挑戰各種不正當的違法違規利益訴求。

  而在陸昊看來,市場的無形之手推力,才是加強對五常大米行銷與保護工作的原動力。市場要素要“把真正的五常大米充分展示給消費者,讓消費者能夠通過便利的渠道識別和購買到真正的五常大米”;而作為市場主體,各類五常大米生産企業也要在黑龍江區域內堅決打掉假冒産品,發現一起打擊一起。對存在或流通到省外假冒産品,陸昊的藥方是“無形之手聯合有形之手”,要借助兄弟省市相關執法力量,發揮更大的力度進行控制。

  目前,五常水稻種植區域主要分佈在牤牛河和拉林河沿線,面積209.8萬畝。五常大米作為地域性品牌,執行的是2003年制定的《地理標誌産品五常大米》國家推薦性標準(GB/T19266)。

  10月22日,哈爾濱市政府在五常市召開五常大米品牌建設與保護工作會議,哈爾濱市委市長宋希斌表示,要著力在推進五常大米“保真”和“打假”上下功夫、出重拳、見實效,堅決打贏五常大米品牌建設和保護這場硬仗。

  就如何解決五常大米品牌保護過程中存在的突出問題,“著力在明晰標準、建立全産業鏈可追溯路徑上實現新突破,解決五常大米品牌保護中存在的保真標準不清、識別渠道不暢等問題”被列為著力點。

  會上,《五常大米品牌建設與保護工作實施方案》公佈並於當日起實施。哈爾濱市政府提出,有關五常大米品牌建設與保護工作的重大決策和部署,將列入督辦事項,確保取得實效。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