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産經要聞 > 正文

字號:  

工信部:2016年將推動三網融合業務擴大至全國

  • 發佈時間:2015-12-24 15:54:46  來源:新華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張少雷

  

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新華網發

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作報告。新華網發

  今天,全國工業和資訊化工作會議在京召開。工業和資訊化部部長苗圩作了題為“穩增長 調結構 促融合 實施中國製造2025 建設製造強國網路強國”的工作報告。報告回顧了2015年工作和“十二五”發展情況,研究“十三五”時期工作思路和重點任務,並對2016年工作做出部署。

  會議由工信部黨組副書記、副部長、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局長許達哲主持。工信部部黨組成員、駐部紀檢組組長金書波,部黨組成員、副部長陳肇雄、懷進鵬、劉利華、辛國斌,工信部黨組成員、國家煙草專賣局局長淩成興,工信部部黨組成員、辦公廳主任莫瑋,部總工程師張峰出席會議。

  2015年主要工作回顧

  回顧過去的一年,苗圩指出,2015年以來,面對工業下行壓力持續加大的困難與挑戰,工業和資訊化系統突出抓好中國製造2025、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系列重大措施、網路提速降費、“網際網路+”行動等一批事關全局、影響長遠的重點工作,工業運作緩中趨穩、穩中有進,轉型升級邁出堅實一步。

  預計全年,全國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6%,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5%;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收入增長16%左右,電信業務總量、業務收入同比增長25%和2%左右。

  苗圩指出,工業和資訊化部在過去的一年主要做了以下五個方面的工作:一是面向全球競爭制高點啟動實施製造強國戰略。制定和落實中國製造2025,推動成立了國家製造強國領導小組和戰略諮詢委員會。開展工業強基專項行動,一批關鍵共性技術和産品實現示範應用。認定75家國家技術創新示範企業和25家部重點實驗室,重大技術裝備首臺(套)政策落地實施,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取得重要進展。

  二是頂住下行壓力保持工業平穩運作。國務院出臺了工業穩增長調結構增效益一系列重要措施。開展涉企收費清理規範專項行動,預計為企業減負超過1100億元,協調擴大重大技術裝備進口和小微企業稅收優惠政策惠及範圍。新能源汽車推廣應用扶持政策進一步完善。國家積體電路産業投資基金運作良好。推動設立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

  三是適應經濟新常態加快調整優化産業結構。狠抓技術改造,推動完善了固定資産加速折舊政策,支援危險化學品生産企業搬遷改造等449個項目。淘汰落後和化解過剩産能取得積極進展,預計全年淘汰煉鐵1300萬噸、煉鋼1700萬噸、電解鋁30萬噸、水泥3800萬噸、平板玻璃1100萬重量箱以上,化解造船過剩産能1500萬噸。積體電路、稀土、嬰幼兒配方乳粉等重點行業兼併重組進程明顯加快。開展工業綠色發展專項行動。

  四是以融合促創新培育發展新動能。兩化深度融合取得新進展,突出抓智慧製造,啟動智慧製造專項和試點示範專項行動。突出抓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貫標企業超過2000家。突出抓培育新業態新模式,推動出臺“網際網路+”以及支援雲計算大數據發展的指導性文件,制定 “網際網路+”三年行動計劃。突出抓軍民融合向深度發展,軍民用技術雙向轉移加快,2506家單位取得軍品科研生産許可。

  五是聚焦熱點難點問題加大資訊通信業發展管理力度。狠抓網路提速降費,繼續實施“寬頻中國”專項行動,取消京津冀長途漫遊費。發放了LTE-FDD牌照,4G網路覆蓋全國城市。三網融合面向全國推廣,IPTV用戶超過4500萬。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取得實質性進展。完成無線電管理條例修訂草案立法審查。電話用戶實名制和打擊治理“黑卡”、垃圾短信、“偽基站”等專項行動成效顯著。

  “十二五”回顧和“十三五”展望

  苗圩指出,“十二五”時期是很不平凡的五年。全國工業和資訊化發展取得了不同尋常的成績,綜合實力又上新臺階,結構和品質出現許多具有轉折意義的變化。

  一是轉型升級成效顯著。持續開展轉型升級“6+1”專項行動,行業總量大幅度提高,産業結構進一步優化,穩居世界第一製造大國和網路大國。

  二是創新能力持續加強。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研發費用支出佔主營業務收入比重超過0.85%。載人航太與探月工程、新型顯示、行動通訊等取得重大突破。

  三是兩化融合深入推進。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寬頻通信網路,行動通訊實現從3G突破到4G同步的跨越,TD-LTE成為4G國際兩大主流標準之一。重點行業資訊化步入整合應用新階段,網際網路經濟走在世界前列。

  四是企業競爭實力顯著提升。規模經濟行業産業集中度明顯提高,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創新型大企業不斷增多。

  五是履職能力進一步增強。堅持深化改革,進一步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戰略謀劃、統籌協調、創新管理、狠抓落實能力持續增強。

  同時,報告明確了“十三五”時期工業通信業的形勢和任務。苗圩指出,我國工業發展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戰略機遇期的內涵已發生深刻變化,同時一些長期積累的深層次矛盾進一步顯現。

  會議部署了2016年重點工作。即立足製造強國、網路強國戰略全局,堅持穩增長與調結構、擴內需、促改革、強管理、減負擔相結合,著力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深入實施中國製造2025,推進兩化深度融合、軍民深度融合和資訊通信業轉型發展,強化網際網路管理和網路資訊安全保障,提升供給體系的品質、效率和層次,實現工業通信業平穩增長和提質增效。

  會議提出的2016年主要預期目標是,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6%左右、能耗降低4%,單位工業增加值用水量降低4.5%。電信業、網際網路行業、軟體和資訊技術服務業收入分別增長3%、25%和14%左右。

  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

  會議指出,下一步重點抓好八個方面工作:一是狠抓供給品質和效率,努力保持工業平穩運作。啟動新一輪重大技術改造升級工程,實施城市危險化學品企業和鋼鐵企業搬遷改造、有色金屬企業退城入園等重大工程,開展改善消費品供給專項行動、品質品牌提升行動、綠色建材生産和應用行動。實施新能源汽車推廣計劃,加快出臺乘用車企業平均燃料消耗量管理辦法、促進動力電池産業發展、充電設施建設獎補等重大政策。啟動農業機械裝備、船舶配套自主化、重大應急裝備和産品等專項行動。深入開展“大運作、大平臺、大服務、大提升”工作。

  二是分業施策調整存量,加快傳統産業優化升級。制定實施機械、汽車、輕工、紡織、電子、建材等重點行業分業施策專項方案,支援困難行業加快去産能、去庫存、降成本,實現産品升級、轉型轉産、扭虧增盈。抓緊制定實施推動産業重組、處置“僵屍企業”總體方案,協調出臺扶持措施,引導“僵屍企業”平穩退出,積極推進破局性、戰略性兼併重組。多措並舉化解産能過剩,開展鋼鐵、水泥、平板玻璃等行業化解過剩産能試點。實施綠色製造工程。發佈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産業轉型升級方案,制定重點區域産業轉移指南。加強對國家新型工業化産業示範基地的指導和管理。

  三是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培育壯大高端製造業。紮實推進中國製造2025“1+X”體系,完善重大産業工程佈局協調機制。實施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建設工程,年內爭取建成2-3家國家製造業創新中心。實施工業強基工程,集中解決30-50項標誌性産品和技術,佈局一批産業技術基礎平臺和服務支撐中心。實施高端裝備創新工程,抓緊實施航空發動機及燃氣輪機重大專項。積極拓展高端裝備及新材料應用市場。強化標準制定和智慧財産權保護。大力實施軍民融合發展戰略,研究出臺促進國防科技工業軍民融合深度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制定國防科技創新資源開放共用辦法。

  四是瞄準智慧製造主攻方向,推動兩化深度融合發展。實施智慧製造工程,支援高檔數控機床與工業機器人、增材製造、智慧傳感與控制、智慧檢測與裝配、智慧物流與倉儲五大關鍵裝備創新應用。繼續實施智慧製造試點示範行動,確定60個以上新模式試點示範項目。深化“網際網路+”製造業創新發展,指導編制網際網路與製造業融合發展路線圖。深入推廣兩化融合管理體系,研製標準體系總體框架和路線圖。提升工業資訊安全保障能力。

  五是大力扶持小微企業,推動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發揮國務院促進中小企業發展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協調機製作用,全面梳理、評估各項惠企政策落實情況並向社會公開。推動國家中小企業發展基金儘快投入運營,推動建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和銀擔風險分擔機制,開展“網際網路+”小微企業創業創新培育行動。全面實施涉企收費目錄清單管理,督促各地各部門2016年底前公佈行政審批、仲介服務收費、執法檢查、行政罰款等各類項目清單。開展企業管理提升專項行動,制定出臺引導企業創新管理提質增效的指導意見。

  六是實施寬頻網路提速降費行動,推進資訊通信業轉型發展。制定高速寬頻網路建設和提速降費年度行動方案,力爭2016年基本實現所有設區城市光纖網路全覆蓋,20M以上高速寬頻用戶比例超過50%,4G用戶達到6億戶。實施電信普遍服務補償機制試點,落實通信基礎設施納入城鄉規劃工作,穩步推動三網融合業務分期分批擴大至全國。積極穩妥推進電信領域開放發展,實施共建東非資訊高速公路項目。有序推進工業網際網路發展,研究制訂總體方案、標準體系框架及推進策略。科學配置與合理利用無線電頻譜資源,規範無線電臺站設置和使用。

  七是加強網際網路行業管理,提升網路與資訊安全保障能力。推動儘快出臺加強和改進網際網路行業管理、促進網際網路産業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抓好新版電信業務分類目錄的實施,發佈試辦新型電信業務管理辦法。深入開展不良網路資訊和網路環境綜合治理,實施網站安全專項整治、打擊治理通訊資訊詐騙等專項行動。進一步規範電信和網際網路等企業經營和競爭行為,探索建立網際網路市場主體信用評價體系。深化基礎電信企業安全責任考核。

  八是加強統籌協調和改革創新,營造行業發展的良好環境。精心編制工業通信業領域“十三五”規劃。積極穩妥推進國防科技工業管理體制改革、軍工科研院所分類改革,紮實推進電信業放開競爭性業務試點。持續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推行權力清單、負面清單、責任清單。突出抓好無線電管理條例、電信法、中小企業促進法、稀有金屬管理條例等的制修訂及宣貫。務實推進國際産能和裝備製造合作。創新行業管理方式,推動産業政策加快向普惠性、功能性、結構性轉變。

三網融合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同方股份 10.97 5.08%
2 樂視網 4.95 3.99%
3 長江通信 26.61 2.58%
4 中興通訊 30.82 2.22%
5 大唐電信 8.36 1.70%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中視傳媒 14.51 -5.66%
2 北緯科技 8.41 -2.21%
3 初靈資訊 16.03 -2.20%
4 東信和平 8.55 -2.06%
5 東土科技 16.38 -1.9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