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煤鋼去産能看誰下手狠 山東兩項都排在全國前列

  • 發佈時間:2016-05-16 15:30:00  來源:齊魯晚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王斌

  在中央公佈未來5年去産能計劃後,各省也開始透露出相關去産能的政策或者目標。在煤炭領域,山西、內蒙古等産煤大省首先公佈了各自目標。山西計劃到2020年退出煤炭過剩産能1億噸以上,內蒙古也將壓縮煤炭産能1 . 2億噸。目前,僅根據已明確公佈目標的10余個省份的數據,各省煤炭去産能目標相加,已超過全國壓減5億噸煤炭産能的目標。

  在各個省份制定去産能目標的同時,各大煤炭集團也紛紛出臺去産能計劃。作為中國最大煤炭集團的神華集團提出,從2016年開始,神華計劃主動停産、停建煤礦12處,減少産能近3000萬噸/年。

  而在鋼鐵領域,河北要在未來五年內淘汰1億噸産能,僅2016年就將率先減1000萬噸。而江蘇也表示未來將壓減1000萬噸以上的鋼鐵産能。

  國資委首席專家、中國企業研究院首席研究員李錦告訴齊魯晚報記者,部分省份在去産能方面動作很大,很重要的原因也是為了治理霧霾等環境問題。“各省的目標加起來肯定會超過全國的目標,國家的目標定得是可以達到的,稍微留有餘地,各省目標加起來肯定會超過。”李錦告訴齊魯晚報記者,去産能方案已經上報國務院,有的省份已經開始,“全國範圍內估計下半年就實施了。”

  為逼退僵屍企業浙江某地定差別電價

  去産能的另一項重要舉措就是“僵屍企業”出清。李錦介紹,去産能面臨的一大條件就是“僵屍企業”怎麼劃分。各地方在“僵屍企業”的認定上,均各有側重。有專家指出,確定“僵屍企業”,不能用行政手段“一刀切”,應當在政府強化環保等監管執法的同時,更多地依靠市場化的選擇。

  據了解,由發改委等部門起草的處置“僵屍企業”工作方案近日有望出臺,而各地對“僵屍企業”的處置早已引弓待發。對僵屍企業的處置,中央明確“多兼併重組、少破産清算”,各地政策均有所體現,多數地市都採取了分類出清的方式。

  重慶市對其國資系統旗下200家“僵屍企業”的清理方案是:對可重組或穩步退出市場的,盤活其沉澱的貸款;對必須破産清算的,不搞“一刀切”式的大規模退出,防止處置不當引發新的風險。

  湖北省也提到,要列出“僵屍企業”名錄清單,有針對性地拿出處置措施。

  通過差別電價、環保節能政策等經濟手段淘汰落後産能的辦法在一些地方已經實施。浙江省余姚市河姆渡鎮共有兩三百家不銹鋼企業,政府針對被評為D類的企業加收電價每度0 . 3元後,有100多家企業因此無法維持經營,最終選擇退出。

  企業用地再次出讓收入可用來安置職工

  在出清“僵屍企業”的同時,最大的難題就是職工安置。地方出臺的措施中,大多對此作出了相關的規定。

  對於安置資金的來源,有省份準備動用“僵屍企業”退出后土地補償金及土地出讓金。

  比如湖北省將“僵屍企業”退出的工業用地轉用於第三産業時收取的土地出讓金,優先用於職工安置和債務處置。而廣東則統籌使用省財政現有支援技術改造、創業就業、社會保險補貼等專項資金,對出清重組“僵屍企業”任務重的欠發達地市給予傾斜支援。動用地方財政優先用於職工安置。

  此次去産能將涉及180萬人的分流安置,其中煤炭系統130萬人,鋼鐵系統約50萬人。在這個過程中,中央將拿出1000億資金妥善處理職工安置。

  1000億分攤到180萬人頭上,平均每人能拿到5萬多。“這1000億是遠遠不夠的。”李錦告訴齊魯晚報記者,“買斷的資金顯然是不夠的,更重要的安置手段可能是轉崗。”李錦説,轉崗一方面是隨著原來企業的轉型升級,在內部其他崗位上消化;另一方面是指有序地轉向新經濟等領域。

  李錦表示,他相信會出現一個轉業潮,而不是失業潮。

  1000億資金分配公式將於近日公佈

  儘管中央表示將撥款1000億,用於職工安置,但這筆錢該如何使用尚無明確説法。近日一位工信部官員表示,“分流職工數量和去産能量都是影響因素,將會有比較詳細的公式”,該項政策“將於近日公佈”。

  目前,配合去産能的8個專項文件,除涉及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如何具體使用的文件尚未公佈外,其他財稅支援、金融支援、職工安置、國土、環保、品質、安全方面的7個文件均已悉數出臺。

  為了爭取獲得更多的獎補,目前各地熱情高漲,設定的鋼鐵、煤炭行業目標之和已經超過了中央擬定的目標,但這筆獎補資金到底如何公平、公正、有效地分配,自然成為焦點問題。在今年兩會期間,財政部副部長劉昆曾表示,“1000億元專項獎補資金管理辦法的討論稿已完成,採用基礎獎補再加階梯式獎補的辦法。獎補原則是以人為主”。

  有觀點認為,以分流員工來平均分配並非易事,這其中存在不同的用工形式、不同的工齡等問題。另外,是否以去産能數量大小作為資金依據也是業內討論的熱點之一。有人認為,不同的鋼煤企生産效率差別較大,生産效率高的企業和生産效率低下的企業,淘汰同樣數目的産能,涉及的職工卻不一樣。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