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工代表支招煤炭企業如何過“寒冬”?
- 發佈時間:2016-03-03 21:41:00 來源:中國新聞網 責任編輯:羅伯特
中新社北京3月3日電 題:礦工代表支招煤炭企業如何過“寒冬”?
作者 馬德林
34歲的全國人大代表董林已經是第4次來北京參加兩會了,他也是山西代表團裏為數不多的工人代表。
工齡14年的董林是山西焦煤集團的工人。他在煤礦檢修班工作,每月要工作26天,每次下井工作都要8到9個小時。他目前每月收入有5000元(人民幣,下同),和他一樣在井下工作的職工,工資高的一個月大概能拿到六七千元。而幾年前煤價處在高位的時候,和董林一起下井的工人每月至少能拿到12000元。
收入“腰斬”的背後,是中國煤炭價格的“跳水”。董林告訴記者,2012年一噸發熱量5500大卡的煤炭可以賣到797元,而現在同樣一噸煤,價格只有380元左右。
煤炭行業遇到“寒冬”已不是新聞,董林今年帶來的幾個議案和建議都是圍繞煤炭行業發展提出的。如何增加煤炭企業職工的收入,是他比較關心的問題。
如今,煤炭行業産能過剩的壓力,已經實實在在地傳導到了一線職工的身上。
今年2月,董林所在的山西焦煤集糰子公司西山煤電集團發佈了《2016年轉崗分流考核指標》,計劃轉崗分流1.25萬人,佔在職員工的15%。
兩會前夕,中國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部長尹蔚民稱,煤炭行業去産能過程中,大概有130萬職工需要分流安置。
對於轉崗分流,董林表示很理解。他所在的煤礦有6000多員工,每年額定産量是500萬噸。“一些新建礦井年産千萬噸以上,只有五六百人,當然就能賺錢。”董林告訴記者,他們企業每賣一噸煤都要虧錢,人力成本過高是個大問題。
分流的人,總要有去處。董林告訴記者,現在企業會提供一定的平臺,鼓勵一些有想法、敢於創業的職工走出去;另外也有一些輔助崗位的工人,經過一定的技能培訓,分配到其他需要勞動力的企業工作,“本企業給這些人提供最低的生活保障,至於在外面工作掙的錢,都是自己的。”
但是,轉崗分流也不是沒有困難。董林坦言,企業裏很多年輕人現在很迷茫。他們想出去創業,但是長期在煤礦工作,技能單一,對外界認識也不足。“他們出去闖,會不會失敗?”董林建議,政府應該有針對性地組織培訓,給這些年輕人有效引導;同時在生活保障、資金項目等方面提供一定的支援,“這樣年輕人才敢於出去創業。”(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