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5日 星期二

財經 > 産經 > 能源 > 正文

字號:  

煤炭産業雪中送炭率先受益 鐵路運費終於降了

  • 發佈時間:2015-11-15 07:53:1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劉小菲

  鐵老大終於鬆口了。鐵路運費在經歷了多年的屢漲不降的單向調整後,開始回頭。

  “北京鐵路局正想方設法降低鐵路運費。” 《華夏時報》記者致電北京鐵路局了解到,“毛毯、衣物、啤酒等”只要符合承運規定的貨物,均敞開受理。

  大約四個月前,全國鐵路首列貨物快運列車京津冀鐵路快運專列在天津市南倉站始發,覆蓋沿線140多個縣市及山東、山西省部分縣市,設立287個辦理站,提供多種運輸方式供貨主選擇。

  “民生貨物品種繁多、數量不定,可以辦理鐵路運輸,極大地便捷了百姓的生活。”10日,北京高碑店市民楊丹對記者説,自京津冀鐵路快運專列開啟以來,以價格較低、貨損率低等優勢吸引了沿線眾多的商戶。

  除北京局外,鐵路總公司11月5日開始啟動運費調整計劃,還在呼和局、山東局兩個路局先行試點,下調鐵路運費。在中國,此前多年鐵路運費屢漲不降。最近一次鐵路運費漲價,是在2015年2月1日,平均每噸公里提高1分錢。對此,業內人士普遍認為,鐵路貨運價格調整是中國鐵路領域改革的必然趨勢。

  煤炭行業率先受益

  根據呼和浩特鐵路局的意見,決定呼和局開展大宗貨物物流總包試點工作。在運價上,鐵總明確,可根據市場情況、客戶需求和相關成本支出,由呼和局自主定價。在行銷組織上,由呼和局與企業簽訂物流總包協議,明確收費標準、日運量、運到時間和服務保障等,滿足客戶運輸需求。

  從具體運價來説,對到達局實行“運作+到達”清算方式,按照直通貨物運作清算單價930元/萬噸/公里、直通貨物到達清算單價4.41元/噸進行清算,到達地卸貨費用由呼和局與到達局協商確定。據此估算,價格統一後從內蒙古到張家口運費降約30元/噸,到山東降約60元/噸。“這是為了降低企業物流成本,有效擴大鐵路煤炭市場份額。”10日,多年從事煤炭貿易的丁志傑對記者説。

  內蒙古一煤企負責人表示,山東局、呼和局和北京局從5日起已經降低了直達鐵路運費,但入境口的鐵路運費暫未調整。“此前,降低直達運費是因為內蒙古的鐵路與大秦線相比沒有優勢,降運費希望保證當地煤炭企業有2-5元/噸的利潤。”丁志傑説。

  丁志傑認為,此次降運費將對山西和陜西煤企造成衝擊。近日從內蒙古到山東,華東和邢臺等地區的鐵路直達運費下降30-60元/噸。加之,山西為煤企減負的政策措施,同樣降低了山西煤炭汽運的成本。據山西煤炭企業有關負責人説,已有一部分低質煤早已採用汽運運輸,從內蒙古到天津汽車比火車低約20元/噸左右。

  專家認為,鐵路運費的調整有望成為鐵路市場化改革的常態。在2012年5月之前,中國的鐵路貨運價格維持在平均每噸公里10.51分的水準。數據顯示,2011~2014年,我國鐵路煤炭運量分別約為22.7億噸、22.62億噸、23.22億噸和22.9億噸,同比增速分別為13.5%、-0.4%、2.7%和-1.3%。

  事實則是,煤運比重居各運輸貨物之首。根據近3年來的統計,煤炭運輸佔全國鐵路貨運量的比例在55%~60%,不論是北煤南運,還是西煤東運,外送通道均採用鐵路運輸。但是隨著煤炭市場的不景氣,鐵路煤炭運輸情況也“江河日下”,2015年前9個月全國鐵路煤炭發運量15億噸,同比下降12.5%。

  多條線路價格競爭

  據記者多方了解,鐵路煤炭運費下調的前兆早在6月就開始出現。

  查閱秦皇島煤炭網顯示,自今年6月份開始,遷曹線煤炭鐵路運費從1.7元/噸/公里降至1.4元/噸/公里。至各港口運費調為:至曹西137公里,運費下調4.11元/噸/公里;至國投京唐港118公里,運費下調3.54元/噸/公里;至京唐港111公里,運費下調3.33元/噸/公里。

  “煤炭運至曹妃甸的綜合成本仍然偏高於秦皇島港3-4元/噸,此次運費下調並不是即日生效,而是以年末返還差價的形式進行。”10日,一位京唐港的人士向記者證實,此次鐵路煤炭運費下調,有利於曹妃甸港和京唐港區煤炭調入。

  記者從有關渠道也獲悉,鄭州鐵路局與濟南鐵路局也在積極醞釀下調運價。此前有消息説,鄭州鐵路局與濟南鐵路局已聯手與下游大客戶進行談判,推行一口價和門到門,但並未明確“運費是否下降”。

  多位受訪專家表示,目前,全國鐵路運力普遍過剩,鐵路運費全面下調是大勢所趨,只是時間遲早的問題。

  在鐵路運費的優惠政策上,新疆算是較早的一個。

  記者查閱發現,新疆為應對當前經濟下行壓力,出臺了穩定經濟增長的重要措施,其中一條便是強調“對重點産品鐵路運費實行下浮”的優惠政策。該政策稱,自2015年1月1日起,鋼材鐵路運費實行下浮,下浮幅度12.4%-52%。

  運費下降,還導致煤炭水運的下挫。截止到2015年7月,如從吉林裝運玉米至湖南,鐵路運費為330元/噸,而經由東北港口—江蘇南通—湖南汽運和水路聯合運輸,成本僅240元/噸。若按照每噸公里鐵路運費提高1分錢計算,則吉林至湖南鐵路運費則上調20-30元/噸。

  山西省煤炭交易中心有關人士對記者表示,近幾年鐵路運輸一再漲價,但山西的煤炭汽運價格今年已與鐵運價格發生逆轉。本報此前報道,今年初,山西便有煤企反映汽運成本已低於鐵運成本,如從山西大同、朔州到天津,通過汽車運輸比鐵路運輸每噸便宜20-25元。産煤省區的汽運煤炭,主要來自山西、陜西和內蒙古,而汽運煤量的增加,原因正是源於鐵路運價太高。

  去年鐵總的“8·20”貨運改革中,僅改變了原有鐵路運力需求提報流程,並未觸及運價。據悉,汽運煤炭基本屬於市場行為,而鐵路煤炭運費卻受國家宏觀掌控,近幾年卻不降屢升。據統計,鐵路煤炭運費每噸已漲了20多元,運費已佔煤炭成本的43%。對於煤炭企業來説,自2012年“黃金十年”結束後,煤炭價格連年下跌,鐵路運費的壓力卻在逐年增大。據煤炭資深分析師李朝林介紹,鐵路貨運價格自2012年以來,連續4年上調,每年上漲一次,且每次10%左右。

  “即使鐵路運費降價,在煤炭供大於求的環境下,煤企也未必能真正得到實惠。”李朝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廣大煤企早就期盼出臺相關鐵路煤炭運費調控政策。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