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電補貼制新政出臺 中小品牌生存空間堪憂
- 發佈時間:2015-11-14 11:05: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責任編輯:湯婧
日前,國家發改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佈了首批三大類家電産品的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原本盛傳的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要直接給予家電企業在高能效家電産品相應的財政補貼和獎勵傳聞落空。
千呼萬喚,新的家電補貼制度——能效“領跑者”實施方案終於出爐。
日前,國家發改委、工業和資訊化部、國家質檢總局聯合發佈了首批三大類家電産品的能效“領跑者”制度實施細則。原本盛傳的家電能效“領跑者”制度要直接給予家電企業在高能效家電産品相應的財政補貼和獎勵傳聞落空。
業內人士認為,取消補貼的家電節能政策回歸了政策的初衷,在促使家電行業加速優勝劣汰的同時,家電企業也會變得更加務實。
普惠制到市場做主
在此次平板電視、家用變頻空調、電冰箱三類産品長達15頁紙的制度實施細則中,對於申請能效領跑者的産品範圍及條件、申請企業條件、組織實施、激勵措施等多方面規則均進行詳細規定。
中國標準化院資源與環境分院張新副院長此前曾透露能效“領跑者”制度參與應滿足的要求:第一,節能技術先進。意味著入圍産品在節能標識中達到二級能效標準。第二,品質等綜合性能優異。入圍“領跑者”的産品,不僅要考察能效優秀,還會把功能效果、外觀、易於操作等綜合性能作為考察評審條件。第三,社會節能貢獻度高。也就是説參與的産品不能僅僅是樣品,此次規定單個型號的産品出貨量不得低於1萬台。
“1萬台的門檻不算高,但也可以把很多之前入圍‘騙’補貼和政策的産品排除在外。”奧維雲網空調事業部總經理劉大任表示,政策更貼合市場實際。
對於能效領跑者新政,家電企業又是怎麼看?沒有財政補貼的刺激,家電企業的熱情是否會衰減?
記者先後聯繫採訪了海爾、美的、長虹、志高等多家企業。其相關負責人表示,現在都在進行相應準備工作,主要是各個産品部門研究探討合適的申報産品,並做好相應的資料準備。但並沒有明確表示正在進行的工作內容及進展,這也表明一些企業仍在觀望後續配套政策的出臺。
領跑者新政實施細則顯示,申報的流程分為六個階段:(1)企業申報,(2)産品審核,(3)目錄和指標發佈,(4)企業推廣,(5)年度審核,(6)政策激勵,儘量在簡化流程同時增強可操作性,目前各家企業已經在進行第一二階段的準備工作。
不過相較于6月份的全員熱潮,家電企業此次更多了淡定和從容。“此次的政府優先採購等都不是強制性的,沒有補貼的家電企業會更加務實。”梁振鵬表示,但節能産品是大勢所趨,家電企業還是會順勢在節能産品上加大投入。
對於這些大品牌而言如是,對於規模體量較小的企業卻不這麼簡單。
“中小型企業品種型號本來較少,此前在能效方面也落後於優勢企業,需要投入更多的資金來達到標準,”劉大任説,關鍵是品牌張力也有差距。比如市場中一些大品牌價格可能貴200元,但出於品質上的信任,依然會有很多消費者去優先選擇。
“馬太效應”加劇
雖然如此,但在家電行業裏,在産品功能性價比之外,消費者也越來越重視産品本身的能效水準和能效標識,越節能省電的産品自然更受消費者歡迎。也因此,産品能效水準的比拼將成為未來家電企業市場競爭的常態,且比重會不斷提升。
業內人士認為,從各企業的市場佈局來看,大品牌不管是在資源投放方面,還是在對市場的把控、策略的制定和完善上,都是中小企業在短時間內所無法企及的,而且甲方也傾向於與市場主流品牌合作。
“未來‘領跑者’新政實施後,大品牌在政府採購及相關招標中又多一優勢,將壓縮中小品牌的生存空間。”劉大任表示,這种家電集中的趨勢會從一二級市場向三四級市場蔓延。
換句話來説,行業在向大品牌集中的過程中,強者愈強的“馬太效應”會更加明顯,在中小企業大浪淘沙的同時,市場會出現幾個巨無霸。
據了解,近幾年家電行業的品牌集中度不斷提升,空調行業尤甚。根據艾肯空調製冷網統計,2013年度空調前十品牌市場佔比達75.6%,對比2012年的72.5%整整提高了3.1個百分點。
事實上,在2000年前後國內空調品牌還有200多個,但是經過近幾年的市場競爭,行業集中度已經很高。6月份家電節能補貼政策出臺時,全行業大小企業集體入圍高效節能補貼,曾令不少人士開始擔憂行業會再次進入無序競爭狀態。
這次政策“提高門檻、限制數量、取消補貼”是對前次政策的一個修正,顯然更有利於品牌集中度提升,也將推進節能産品的推廣和家電行業整體能效提升。此次“領跑者”新政借鑒的是日本的1998年開始實施的能效制度,在研發、資金、政府採購及宣傳等多方面對領跑者進行支援,並對未達標企業進行處罰;該制度實行成果顯著,推動日本家電産品能效水準顯著提升:空調COP值從1997年的3.01提高至2004年的5.05,能效比提升67.8%。
而“領跑者”新政也是2015年度第三次家電節能政策,顯示了政府在推進家電産品能效水準提升上的決心。但顯然此次“領跑者”制度是旨在鼓勵中國家電産業産品結構升級和技術創新的一項長效機制,而不是刺激消費的短期政策。
“行業龍頭強者恒強且份額仍有提升空間,在這種情況下,中小企業還是量力而行,根據企業自身情況和市場環境來決定能效方面的投入,畢竟市場用腳投票,能效只是一方面,消費者更多還會考慮産品本身的功能、品質、價格等因素。”梁振鵬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