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新昌縣儒岙鎮再次被捲進“毒膠囊”事件。
被稱為“中國膠囊之鄉”的儒岙鎮曾數次陷入“毒膠囊”風波,最近浙江警方通過異地用警,再次在這裡查獲了一個毒膠囊生産窩點。根據警方披露的案情,位於新昌縣儒岙鎮的這個“毒膠囊”的小作坊及其黑色産業鏈已經存在了17年之久。
目前查獲的可疑空心膠囊1595箱和206袋,共計1.355億粒,其中大多數膠囊銷售去向不明,而17年間“毒膠囊”生産了多少,銷往何處更是不得而知。
異地用警
上億粒無資質膠囊被查
據天臺縣公安局治安大隊副大隊長王明傑介紹,這起案件主要源於一年多前,義烏警方在查處一起案件時,發現陜西人王某有銷售不合格藥用膠囊的嫌疑。陜西省警方調查後發現,王某的貨物來自浙江,他們將情況向公安部彙報,公安部將線索轉給浙江省公安廳。
浙江省公安廳指定將此案交給天臺縣公安局異地偵辦。2015年6月開始,天臺縣公安局專門成立專案組開展偵查工作。專案組通過調查發現,王某的上家是浙江新昌縣儒岙鎮的石某,石某的父母開辦了生産膠囊的小作坊。石某不但銷售自家生産的無資質膠囊,同時還銷售新昌人潘某在江西省撫州生産的無資質膠囊,涉嫌銷售有毒有害食品。
隨後,辦案民警分赴新昌、撫州和西安三地調查取證。經過半年偵查後,今年1月7日,專案組和市公安局食品藥品與環境犯罪偵查支隊以及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相關人員50多人分赴新昌、撫州和西安進行集中收網。民警在三地抓獲犯罪嫌疑人8人。
警方在辦案現場查獲可疑空心膠囊1595箱和206袋,共計1.355億粒。經過台州市食品藥品檢測研究院檢測,在鄭某、石某夫婦家中扣押的6批次空心膠囊的鉻含量超標,共178萬粒;在江西玲瓏膠囊廠潘某的倉庫扣押的1個批次24箱空心膠囊的鉻含量超標,共240萬粒。
天臺縣公安局宣教科科長陳強向北京青年報記者介紹,犯罪嫌疑人團夥在生産膠囊時使用了工業明膠,該工業明膠的鉻含量超標,犯罪嫌疑人將以銷售有毒有害食品罪被起訴。
膠囊之鄉
小作坊制售毒膠囊17年
雖然這起案件涉及人數較多,涉案地點也分別在浙江、江西和陜西三省,但“毒膠囊”的核心生産地點和銷售成員都在浙江省新昌縣的儒岙鎮。
儒岙鎮生産膠囊的歷史已經超過50年,儒岙鎮也被稱為“中國膠囊之鄉”。公開資訊顯示,2010年全鎮年産膠囊佔全國40%,全鎮工業增加值的70%、稅收的65%、職工數的60%都來自於膠囊及膠囊相關産業。在最高的時候,全國60%以上的膠囊都來自儒岙及其周邊産業帶。
此後,儒岙鎮數次捲入“毒膠囊”風波。2012年4月15日,央視《每週品質報告》曝光,河北一些企業用生石灰給皮革廢料進行脫色漂白和清洗,隨後熬製成工業明膠,賣給浙江新昌縣藥用膠囊生産企業,最終流向藥品企業。次年,當地多名藥監局官員包括新昌縣藥監局原副局長在內的6人因玩忽職守被判刑。
2014年,新昌縣再度成為“毒膠囊”事件的源頭,2014年10月10日,濟南警方破獲一起生産、儲存、銷售假藥案件,查扣500余萬粒“毒膠囊”,2015年警方在新昌縣將犯罪嫌疑人盛某抓獲,現場查扣涉嫌“毒膠囊”50萬粒。
在膠囊之鄉的名聲每況愈下的情形下,新昌縣也採取各種措施加強對空心膠囊産業的監管,甚至在當地政府的文件中提出了“新昌縣內不出事,新昌人在外不惹事”目標。
然而,最新被查處的這個“毒膠囊”黑色産業鏈卻在儒岙鎮存在了17年。
1999年,石家在儒岙鎮老家開辦膠囊廠生産膠囊,2005年因為手續審批問題停産,剩下2000余萬粒空心膠囊未出售。2012年起,石家人把這些剩下的空心膠囊中賣相好的挑出來,要求做銷售膠囊生意的兒子石某幫助找買家進行銷售。
給石某供貨的新昌人潘某的生産方式更為“聰明”,他沒有將生産線設在高壓之下的新昌縣,而是和江西撫州的一個公司合作。潘某以挂靠的形式,在這家公司建設空心膠囊生産線,非法生産、銷售空心膠囊。為了逃避監管部門檢查,潘某等人違反規定將生産出來的無生産批號的空心膠囊藏匿于公司外的兩個隱蔽的倉庫內。
去向不明
通過各地的“下線”銷售
根據警方披露的案情,來自潘某和石家生産的“毒膠囊”均由石某對外進行銷售。
目前已知石某的下線為西安市沒有藥品生産許可證的王某,石某通過物流公司,共計銷售給王某144萬粒全綠空心膠囊,786萬粒紫奶黃空心膠囊,總價值97650元。
此外,來自河南夏邑的一名生産假藥者和河南鄭州的一名經銷商也是石某的客戶。
警方表示,該案整個制售鏈條都十分隱蔽,層層轉銷,但不論是生産還是銷售,各個環節的負責每人平均不具備合法資質。
2012年,新昌“毒膠囊”事件中,産品流向了9家藥廠,13個批次藥品所用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其中超標最多的達90多倍。
2014年,新昌“毒膠囊”事件中,警方查扣了數百萬粒由“毒膠囊”製造的假藥,其中100多萬粒“毒膠囊”銷往北京、重慶、黑龍江、內蒙古等10多個省區市。
最新查處的“毒膠囊”黑色産業鏈形成多年來生産的毒膠囊總共有多少粒?它們又被銷售到全國哪些地方?天臺縣公安局宣教科科長陳強告訴北青報記者,目前尚不掌握毒膠囊的總數和去向。
“警方還在偵查中,目前沒有發現受害者。”陳強説。
多頭管理
“毒膠囊”凸顯監管難題
此次空心膠囊重金屬鉻含量超標事件並非首例。幾年來,轟動全國的“毒膠囊事件”均因鉻超標而引發。
根據多次“毒膠囊”事件披露的資訊,“毒膠囊”的誕生大概經歷這樣的流程:以廢皮革製成工業明膠,工業明膠被藥用,製成空心膠囊,藥企採購這樣的膠囊,帶“毒”藥品就産生了。
北青報記者以“空心膠囊”為關鍵詞在網上搜索,發現不少網店在出售此類商品,這些網路銷售的膠囊售價和規格也相差甚遠,價格貴的有一瓶150粒售價為68元的,但最便宜的1萬粒才190元。
北青報記者以想要購買空心膠囊為由向一家空心膠囊網店的客服諮詢。據該客服介紹,該店舖的食用膠囊“可提供質檢報告,正規公司生産,品質保證,合格産品,放心食用”。
按照膠囊包裝瓶上顯示的製造公司名稱“寧波市江南膠囊有限公司”,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系統,該公司擁有批准文號為國藥準字F20020038的明膠空心膠囊。但賣家膠囊的批號卻是“國藥準字F80080038”,無法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網站查詢到。
北青報記者隨後又諮詢了另外兩家售賣空心膠囊的客服,他們均稱商品由正規廠家生産,但卻無法提供藥品批准文號。
在數次“毒膠囊”事件後,《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2015年版對明膠空心膠囊的品質標準有了明確的規定。有業內人士表示,根據國家食藥監局2012年發佈的《藥用空心膠囊的管理規定》,藥用空心膠囊生産企業必須取得藥品生産許可證,採購的明膠應符合藥用要求。企業生産的空心膠囊應由企業品質管理部門檢驗合格後才能出廠銷售,而空心膠囊用作藥品的包裝,藥品又由藥監部門管理。
一個小小的膠囊涉及多個部門管理,監管難以無縫對接。眾多網上銷售的“空心膠囊”身份不明,非法生産的無資質空心膠囊通過物流等方式隱秘進行銷售,監管、查處難度更大。
(責任編輯:金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