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5月03日 星期五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首部中醫藥法提交審議 上市公司提前佈局診療領域

  • 發佈時間:2015-12-22 07:03:00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黃宗彥  責任編輯:田燕

  自第一部有跡可循的中醫學著作《黃帝內經》問世以來,中醫發展已歷經千年傳承。而在強勢的西醫面前,中醫藥始終擺脫不了治療效果不顯著、耗時耗力等質疑。但這一切或將隨著首部中醫藥法落地而發生改變。

  12月21日,時隔32年之久的《中醫藥法(草案)》(以下簡稱《草案》)終於提交至全國人大常委會審議。

  記者注意到,自12月9日李克強總理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通過了上述《草案》以來,資本市場的情緒頗為高漲——相關中藥概念股漲勢持續走強,片仔癀(600436,SH)、白雲山(600332,SH)、奇正藏藥(002287,SZ)、東阿阿膠(000423,SZ)等中藥龍頭股更是于草案首審當日漲停。除了將中醫藥産業的發展上升至國家層面,《草案》還首次明確了中醫醫療服務的合法地位。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告訴記者,中醫的優勢應該放在疾病預防、術後療養、健康管理等大健康産業領域,“目前部分佈局中醫服務領域的上市公司應通過提供規範化、標準化、現代化的服務來對接産品和平臺。”

  支援發展中醫藥保健服務

  中醫藥的“草莽時代”或將終結。上述《草案》指出,要發展中醫藥服務,保持發揮中醫藥特色和優勢。具體表現在:政府應加強中醫藥服務體系建設、合理配置資源以及提升服務能力。

  此外,《草案》還支援發展中醫藥預防保健服務,將其納入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同時制定醫保支付政策,將符合條件的中醫醫療機構納入基本醫保定點醫療機構範圍,將符合條件的中醫診療項目、中藥飲片、中成藥和中藥製劑納入基本醫保支付範圍。

  據記者了解,缺乏相應的法律是中藥發展的長期掣肘,且直接反映在近年中藥審批環節上。《證券日報》曾報道,從2009年到2014年,中醫藥獲得批准的數量急劇下滑。2009年批准上臨床的中藥品種有81個,批准上市的有93個,而到了2014年這一數據則急劇下降到28個和11個。

  有了立法支援,中醫藥發展前景可期。但在史立臣看來,如果單純圍繞原有的中醫體系來振興産業,效果並不會很顯著。他認為,中醫藥産業未來應遵循“規範化”、“標準化”、“現代化”等方面來進行。

  “中醫服務手段五花八門,理論體系更是龐雜,不能眾説紛紜各執一詞,需要從國家層面提出一個規範化的準則。且從中醫藥産業鏈的上游——藥品種植、運輸到下游——診療、用藥,也需要有一套現代化的管理方法。”史立臣進一步表示。

  上市公司佈局中醫藥領域

  記者注意到,受上述《草案》利好影響,12月21日不少中藥概念股如白雲山、奇正藏藥、片仔癀、東阿阿膠等強勢漲停。

  值得一提的是,中醫醫療機構服務的地位也首次被明確。《草案》指出,將支援社會力量開辦中醫醫療結構,醫務人員職稱評定等方面享有與政府舉辦的中醫醫療機構同等的權利。中醫服務人員由省級中醫藥主管部門根據中醫藥技術方法的安全風險組織開展分類考核,考核合格即獲得醫師資格,並可以以個人開業的方式從事醫療活動。

  同時,考慮到中醫診所主要是醫師坐堂望聞問切,服務簡便,不像西醫醫療機構需要配備相應的儀器設備,《草案》將中醫診所由現行的許可管理改為備案管理。

  據了解,上市藥企中不乏有佈局中醫藥服務領域的公司。康恩貝(600572,SZ)于上個月中旬公告稱,公司擬發行不超過1.68億股,將募集資金中的5億元投設子公司用以開展網際網路中醫藥診療服務等投資運營平臺。恒康醫療(002219,SZ)與成都中醫藥大學簽署戰略合作協議,佈局中醫康復領域。

  史立臣表示,“單純的中醫無法形成産業,中藥及相關産品才是做大産業的核心,但是二者缺一不可。一方面企業要避免將産品看成唯一盈利點;另一方面,無論在提供網際網路診療服務還是線下服務,將産品帶入整個過程。”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