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6日 星期天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取消醫保定點資格並非準入零門檻 藥店優勝劣汰

  • 發佈時間:2015-10-29 08:42:15  來源:中國經濟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馬藝文

  截至2014年年底,我國60歲以上老年人口已達2.12億,佔總人口的15.5%,同時空巢老人突破1億人,失能半失能老人達到3500萬人。養老、看病成了當代人必須面對的話題。

  而日前,一則“排隊3小時看病5分鐘”的新聞引發社會熱議。那麼,國務院近日發佈的《關於第一批取消6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是否可以在將來,為廣大民眾解決看病難的問題呢?

  癥結所在

  “排隊3小時看病5分鐘”新聞中的張大爺,患有高血壓、糖尿病,每天都要吃藥,三天兩頭老人就得自己去三級甲等醫院開藥。

  從上午八點半,到接近中午一點鐘,近5個小時的時間,67歲的張大爺看病花了5分鐘,往返醫院近2個小時,交通費88元,其餘近3個小時的時間,全部用在了排隊上。

  其實,張大爺患的高血壓和糖尿病,均是慢性病,在把血壓和血糖控制在滿意的範圍以後,確定下藥物的種類和用量後,可以制定治療計劃,不需要頻繁更改藥物,只要按時吃藥,定期復查血壓和血糖的高低,並定期配藥或者買藥就好了。也就是説 張大爺根本不需要來回2小時坐車,去“遙遠”的三甲醫院配藥,他只需要在附近的社區醫院就可以解決所有的問題。

  那麼,張大爺又為何非要去三甲醫院不可呢?

  據報道,張大爺所住的北京市雙井恭和苑養老院,早在2013年,就被北京市政府確定為“醫養結合”的試點養老機構,主要醫療保障就來自於雙井第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

  其實,養老院和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僅一墻之隔,可是張大爺卻仍舊執意要去三甲醫院開藥,這與社區醫院藥品的庫存不夠不無關係。

  據了解,與三甲醫院相比,目前北京社區醫院有將近一半以上的慢性病治療藥品都沒有庫存,而大部分後期治療疾病的“二期用藥”即使能開出也無法報銷。

  在如此背景下,專程去三甲醫院開藥,讓重點醫院淪為開藥醫院也就不難解釋了。

  不過,這一問題可能很快就會得到解決。

  醫藥分離

  近日,經李克強總理簽批,國務院印發了《關於第一批取消62項中央指定地方實施行政審批事項的決定》(以下簡稱《決定》),宣佈第一批取消的62項事項,7個項目涉及醫療衛生領域。而最引人注目的,則是“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零售藥店資格審查”和“基本醫療保險定點醫療機構資格審查”,原則上將與2015年底前納入取消範圍的消息。

  此消息一齣,引起業界極大關注。有業內人士指出,此次改革等於是把行政審批制改為行政確認制,從行政管理體制改革的角度説,是簡政放權,而對於整個醫藥行業、保險行業來説,則是一次新機遇。

  具體而言,此次改革後,首先將會有利於醫療機構和零售藥店進行連鎖擴張。據粗略估計,目前全國共有藥店40多萬家,醫保定點藥店超過20萬家。有業內人士表示,審批放開後,這一數量有望翻翻。

  過去的市場上,有許多中小藥店和醫療機構,由於依賴醫保定點資格,雖然綜合競爭力不強、規模不大,而且缺乏先進的經營理念,但依然能活得很滋潤。而很多想要加入這個“大家庭”的醫療機構卻遲遲拿不到通行證。

  以醫保定點藥店的審批制度為例,藥店能不能進入醫保定點藥店,是其營業額的保證。但是,藥店如何成為醫保定點,各地在審批時間、審批數量、間距限制、準入資格審查等方面標準不一,這讓眾多企業無所適從。

  此前就有人大代表在接受媒體採訪時表示,“很多規定完全沒有必要。”比如很多地方規定,一家藥店獲批醫保定點後,附近100米-300米範圍內不再審批其他藥店。這對於消費者來説,可能一點也不便利。

  此外,此次簡政放權之後,除了對大型民營醫院和藥店連鎖企業是重大利好外,放開審批也能讓更多的參與者進來,加劇市場的良性競。無論是醫療機構,還是藥店,只能靠自身能力吸引到客戶,這對於普通的消費者來説,也是喜訊。

  因為取消醫保的行政許可審批,並非代表著準入“零門檻”,而是讓醫保定點藥店、定點醫療機構在公平、公正的市場環境下自由競爭,優勝劣汰。而足夠的“庫存”,良好的管理服務,優良的醫療隊伍也將成為未來 “醫保定點”成敗的關鍵。

  今後,張大爺的“5小時”路程,將可能被“5步路”替代。

  另外,以醫保定點資質的放開為契機,數據的採集和整合將變的更為便利,同時有利於相關健康管理和藥品福利管理等産業的創新,而商業保險公司也將成為潛在的利好對象,也為之後廣泛地讓商業保險機構監管社會醫療保險提供了契機,也為逐步實現“醫藥分離”開路。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