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7月01日 星期一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李斌、尹蔚民同日在黨報發聲 醫改或有新動作

  • 發佈時間:2014-10-24 08:54:27  來源:人民日報  作者:李斌 尹蔚民  責任編輯:孔彬彬

  最值得關注的可能還是醫保整合問題。

  李斌主任提出,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搞好相互銜接,確保不發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

  尹蔚民部長則指出,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和參保繳費政策等。

  國家衛生計生委主任李斌:全力推進公立醫院改革

  城市公立醫院改革,事關醫改全局。今年國家確定了34個城市進行公立醫院改革試點,各省可結合實際選擇擴大省級試點城市範圍,通過合理規劃佈局醫療衛生資源,推動機制建設,儘快取得突破。

  推動破除“以藥補醫”、建立科學補償機制取得新突破。今年,參與改革試點的公立醫院都將實行藥品零差率銷售,由此減少的收入,通過理順醫藥價格、增加政府投入、醫院挖潛節約等途徑予以補償,確保公立醫院良性發展、基本醫保持續運作、群眾醫藥費用負擔不增加。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補償機制建設著力點是科學調整醫藥價格,調整醫療服務價格。這就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精準測算,既防止價格調整不到位、“打補丁”,使醫院運轉經費出現缺口,發展難以為繼,也不能出現價格調幅過大,導致醫保基金“穿底”或群眾負擔增加的現象。

  推動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取得新突破。從國內外實踐看,推動分級診療的重要手段是依靠經濟杠桿的撬動,再輔之以行政的規範。醫聯體下接基層上聯大醫院,既有綜合醫院又有專科醫院,醫療資源流動順暢,推進分級診療制度建設具有很大優勢。城市公立醫院改革要以醫聯體為平臺,推動優質資源下沉基層,引導患者到基層就醫。

  推動醫保支付制度改革取得新突破。積極推行按病種付費、按人頭付費、總額預付等改革,將單純的按項目付費向混合支付方式轉變,建立醫保經辦機構與醫療機構及藥品供應商的談判付費機制,提高經辦服務能力和水準,增強醫保對醫療服務行為的激勵約束機制,控制醫療費用不合理過快增長,保障醫保基金安全和使用效率。健全基本醫保、大病保險和醫療救助制度,搞好相互銜接,確保不發生衝擊社會道德底線的事情。

  推動符合醫療行業特點的人事薪酬制度建設取得新突破。要創新性地推動用人機制改革,探索建立提升醫務人員薪酬水準、完善薪酬結構的有效辦法。總體上,醫務人員收入要高於當地社會平均水準,要健全績效考核體系,完善績效工資制度,避免“大鍋飯”,堅決禁止將醫務人員個人收入與醫院藥品和檢查收入掛鉤的做法。

  人社部部長尹蔚民:推進就業社保改革更好保障改善民生

  就業和社會保障是重大的民生問題。加快推進就業和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對於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黨的十八屆三中全會從戰略和全局的高度,提出“健全促進就業創業體制機制”“建立更加公平可持續社會保障制度”,並作出了重大改革部署。

  推動就業領域改革,主要任務就是建立“兩個機制”、健全“兩項制度”、完善“兩個體系”。建立“兩個機制”,就是要建立經濟發展和擴大就業的聯動機制,形成政府激勵創業、社會支援創業、勞動者勇於創業新機制;健全“兩項制度”,就是要健全政府促進就業責任制度,健全公平就業制度;完善“兩個體系”,就是要進一步完善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創業服務體系,構建勞動者終身職業培訓體系。圍繞推進上述改革,今年出臺了促進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的政策措施,啟動實施了新一輪大學生創業引領計劃。下一步的改革重點是:制定新一輪就業創業政策,指導有條件的地區開展政府購買基層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崗位吸納高校畢業生就業試點;修訂全國統一的就業失業登記管理辦法;規範招用人制度,努力消除各種就業歧視,等等。

  推進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包括基本制度改革、可持續發展、多層次體系建設三個方面。基本制度改革,主要是以養老保險制度改革為重點,整合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完善社會保險關係轉移接續和參保繳費政策等;可持續發展,主要針對待遇確定和正常調整、社會保險費率、經辦管理服務、社會保障財政投入、社保基金投資運營等方面進行改革;多層次體系建設,就是要進一步加快發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等補充社會保險,建立完善大病醫療救助制度等。今年,已經制定實施了統一的城鄉居民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養老保險制度銜接辦法、企業年金職業年金個人所得稅辦法等重要的改革性文件,啟動實施了以養老保險、醫療保險為重點的全民參保登記計劃。下一步,重點是研究制定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方案,全面推進城鄉居民大病醫療保險,完善醫療保險轉移接續政策,加強和改進異地就醫結算管理服務。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