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18日 星期二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北京市明年醫養結合將覆蓋半數養老機構

  • 發佈時間:2016-01-25 09:33:46  來源:北京日報  作者:方芳  責任編輯:吳起龍

  今年本市將再建50多家社區養老照料中心,使總數達到208家,明年醫養結合覆蓋半數養老機構,到2020年全市所有養老機構都將實現醫養結合。昨天市政協舉行的科學調控人口規模和應對人口老齡化聯組討論會上,副市長王寧和市衛計委、市老齡辦等部門負責人在回答委員提問時公佈了上述消息。

  全市已有150余家社區照料中心

  目前北京有60歲以上戶籍老齡人口將近300萬人,老齡人口占全市戶籍人口比例的22%,其中需要照顧的失能老人有60萬,佔老年人口總數的20%。到2020年,北京市戶籍老齡人口將達到400萬,邁入重度老年化社會,失能老人將達到80萬。養老的壓力是空前的,屆時失能老人的照料問題將會非常嚴峻。

  王寧表示,未來本市將建立更多的養老服務設施,特別是要在社區建立養老服務設施。社區養老照料中心就是其中之一。社區照料中心其實就相當於這個社區養老的一個總服務台。有了這個總服務台,老年人在家裏或者社區也能享受到養老院裏面所有的服務。

  市老齡辦常務副主任王小娥介紹,北京目前有社區養老照料中心150余家,到今年年底將達到208家,實現全市覆蓋。每個照料中心按照人口規模擁有50至100張床位的承載能力,同時為周圍社區老人提供送餐送藥等服務。這些社區養老照料中心由企業和社會機構開辦,市場化運作,服務價格也由市場確定。

  此週邊繞老年人的需求,本市還需要不斷地培育重點項目。包括老年餐、健康諮詢、日間照料(托老所)、家政服務、文體服務、救援、金融和法律服務等,真正解決老年人居家養老的後顧之憂。

  五年內養老機構全部醫養結合

  根據北京的規劃,未來90%的老年人選擇在家養老,6%的老年人在社區養老,4%的老年人入住養老服務機構集中養老。入住養老院的老人多數需要得到一定的醫療照顧,也就是需要醫養結合。

  市衛生計生委副主任耿玉田介紹,現在全市養老機構大約410家,到2017年要達到50%以上的養老機構都要實現醫養結合。2020年實現全覆蓋。

  醫養結合主要是三種模式:第一種,在養老照料中心中設立醫務室。第二種,有資質的好的醫院,在養老照料中心設置專職分支機構。第三,與鄰近的醫療機構簽訂協議,實現綠色轉診。

  每區至少一家二級醫院轉為康復醫院

  耿玉田談到,“關於加強康復醫療服務體系建設”的文件將於近期下發。根據這個文件,每家三級綜合醫院必須設康復科,全市每個區至少要有一家二級醫院轉型為康復醫院。

  此舉是為了重點解決老年患者在綜合醫院完成急性期和亞急性期診療後的去向問題,老人可以在恢復期和康復期回到康復醫療機構或者社區以及養老護理醫院進行連續性、綜合性的康復和醫療。

  居家養老服務人才缺口大,為近60萬失能、半失能老年人服務的專業護理人才基本還是空白。下一步本市還要加強護理人才的培養。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