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0日 星期四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雲醫院”慢慢飄進現實

  • 發佈時間:2015-01-12 08:55:41  來源:健康報  作者:葉龍傑  責任編輯:孔彬彬

  在解決患者看病難問題的討論中,有關“雲醫院”的憧憬不斷浮現在人們眼前。“雲醫院”究竟該以何種方式存在,在基層能否起到放大優質醫療資源的作用,成為各方關注的焦點。

  -醫生的期待

  浙江省寧波市第一醫院內分泌科醫生勵麗,是寧波“雲醫院”的首位簽約醫生。去年9月,寧波市啟動“雲醫院”建設,借助網際網路打造一個醫患溝通的線上平臺,同時逐步向網上診療服務延伸。

  簽約後,勵麗除了在醫院正常上班外,一有空閒時間便拿出手機,點擊進入專用客戶端,查看簽約糖尿病患者的血糖變化情況,回答患者提出的問題。“目前簽約的10位患者都是以前的老病友,簽約‘雲醫院’後,他們非常高興。”勵麗表示,儘管現在簽約患者還不多,但對“雲醫院”的前景她充滿期待。

  “我每週在寧波市第一醫院有2天的門診,一天最多要接待150名患者。”勵麗説,為了完成如此繁重的門診工作,需要4個學生在一旁幫助她接待患者、預診及書寫處方單。“今後,如果患者第一次到醫院看病後簽約‘雲醫院’,隨後上傳自己的相關檢查資訊及血糖變化情況,醫生便可以在網上開處方,通過專門的物流通道送藥到府。這無疑將極大地方便患者,同時也解放了醫生。”勵麗説。

  記者了解到,目前,簽約“雲醫院”的患者每個季度繳納300元,就能享受到全程的醫療服務。“這是非常划算的。”勵麗説,作為主任醫師,她的門診掛號費為22元,“病情複雜的患者每月看4次門診,加上其中的交通、食宿成本,比簽約‘雲醫院’貴出不少”。

  -謹慎的步伐

  儘管“雲醫院”前景美好,但網際網路醫療所面臨的法律政策及在機制創新方面的瓶頸,讓“雲醫院”的建設者在邁出每一步時都格外謹慎。

  “理想中的‘雲醫院’,線上是一個虛擬醫院,線下是一家混合所有制醫院,既能實現門診、住院、檢查、體檢的預約服務,又能實現定制的健康管理、諮詢、干預與指導,對特定人群、特定病種實現規定範圍內的診療活動。”寧波市衛生局局長王仁元表示,當前法律對醫生網上執業的合法性並沒有明確規定,可以説是監管的真空地帶,與此同時,“雲醫院”的收費、醫保支付、患者權益保護等問題也有待各方進一步協調。

  王仁元説,受制于客觀條件,網上問診有一定的局限性,目前“雲醫院”主要提供健康諮詢及管理服務。網上診療只能提供給復診患者,而且是診斷比較明確的慢性病。

  “雲醫院”不僅在寧波市先行試點,國內各地也暗流涌動,吸引了重量級的網際網路企業加盟。

  騰訊微信事業群開放平臺高級總監顧海君介紹,全國已有100家醫院加盟微信全流程體驗,累計有300萬名患者通過移動網際網路接受了醫患溝通、預約門診等優化看病流程服務。另一家網際網路企業支付寶的代表則表示,該公司的“未來醫院”計劃已經接入15家醫院,“移動支付的優勢將為患者看病帶來便利”。

  “在此過程中,這些網際網路企業會不會從提供平臺轉變成實際的壟斷者,從而造成新的安全性及公平性問題,值得關注。”國家衛生計生委一位官員表示,對“雲醫院”建設一定要加強監管,建立認證準入機制。

  -基層的方向

  “雲醫院”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和醫生意味著什麼呢?

  去年5月,在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一家新的社區衛生服務站掛牌成立。這家社區衛生服務站由民營資本投資建立,通過與臨翔區衛生局簽訂購買服務的協議,向城區內的居民提供基本公共衛生服務。

  “在落實醫改的過程中,臨翔區面臨一個很大的困擾在於,城區群眾對社區衛生服務機構的認可度低。”臨翔區衛生局局長刀冠南説,醫療服務能力、設備環境難以吸引城市居民是造成這一現象的主要原因。

  為此,這家社區衛生服務站購置了一批能夠連接網際網路的設備,在檢查過程中將數據上傳到“雲端”,再由分佈于國內各地的簽約醫療專家在網際網路上對數據進行分析,最終通過手機終端反饋給接受服務的人群。

  “第三季度,全區共有3000多人在這家社區衛生服務站接受了體檢,臨翔區高血壓、糖尿病患者的規範化管理率也都提升至36%。”刀冠南説,在以前,這一數值非常低,網際網路給基層醫療衛生機構帶來了更多可利用的優質醫療資源。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