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醫藥觀察 > 正文

字號:  

廣州首例“單獨二孩”滿月

  • 發佈時間:2014-09-17 09:30:23  來源:廣州日報  作者:何瑞琪  責任編輯:孔彬彬

  母親在國家政策放開、廣東未落地“空窗期”意外懷孕

  “二孩”出生 開銷大了 “老大”有玩伴了 老人笑開花

  前日晚上,廣州一台觥籌交錯的酒席,正慶賀一個嬰兒的滿月。這個寶寶身份有些特殊,他是廣州市首例受批“單獨二孩”。在他出生的第31天,正是國家放寬“單獨二孩”政策的第304天、廣東正式實施政策的第172天。這個時間差,可見其母親“搶閘”懷孕、誕下與否、最後喜得麟兒的曲折歷程。

  2014年8月15日,廣州黃埔區黃埔街一名男嬰呱呱落地。母親陳女士和丈夫相擁,抱著孩子喜極而泣,全家人眾星捧月般圍著寶寶,歡天喜地地把他迎回家。只有3歲多的大女兒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這個小不點,是弟弟?

  産後,陳女士恢復得很快。頭胎生女兒用了8小時,這次只用了4小時,生産過程順利,黃埔街計生部門到府對寶寶進行産後隨訪,孩子情況很健康。當時出生重5斤、身長50釐米,一個月後,孩子已長到8.2斤,身長大了4釐米,家人給他起了奶名“光頭仔”。只見他臉蛋粉嘟嘟,見到生人張開雙手揮呀揮,可愛的模樣讓人忍俊不禁。

  現在,陳女士可以帶著一雙兒女玩耍了。3歲的孩子也有了姐姐的擔當,看到弟弟在換尿布,她會主動跑過來“打下手”,“希望弟弟快點長大。”

  陳女士的家庭是較為少見的“四代同堂”同住一個屋檐下。記者昨日到家拜訪,80多歲的太公太婆繞著曾孫笑得見牙不見眼。陸太婆身體很好,無病無痛,她説家裏人多熱鬧,現在過得很幸福。

  照顧男嬰的重任交給了陳女士的家公家婆。昨日,兩人還煮了滿滿一鍋廣州人最愛的“豬腳姜”,説對兒媳的産後恢復有幫助。“請個保姆照顧不如自己放心。”家婆毫無怨言:“兒女雙全,就是‘好’字。”

  不過,養育這一大家子的重任,落在了夫妻倆身上,經濟壓力很大。目前,生育“二孩”一個月,已經有近2萬元的開銷。其中包括生産費、檢查費,以及托朋友從香港帶奶粉等。陳女士為了生小孩辭去了原有的工作,過一段時間,她必須另謀工作。“我會換一份一週工作5天的工作,之前這份工作一週要上6天班,兩個孩子照顧不過來”,她説。

  媽媽一度糾結要不要生

  陳女士是在去年12月發現自己意外懷孕的。去年11月,中央啟動“單獨二孩”政策。然而,在陳女士意外懷孕後,廣東省的政策遲遲未落地。“曾經糾結過要不要生。”陳女士説。按當時的説法,他們算是“搶閘”懷孕。在政策落地“空窗期”,夫妻倆一直有堅定的信心,廣東不會被“落單”。終於,等到今年3月27日廣東正式實施,他們迅速找到街道,4月2日遞交了相關資料。當時政策還規定需要為期十五天的審批公示期,17日,陳女士腹中的寶寶成為廣州市第一個受批的“單獨二孩”。

  90後也申請單獨二孩

  據黃埔街計生協會透露,截至9月15日黃埔街已受理“單獨二孩”再生育申請272份,經審核全部通過審批。街道接到最大年紀的申請者有40歲左右的夫妻,也有90後。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