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聯體治大醫院綜合徵:分流患者四因素成關鍵
- 發佈時間:2014-09-12 09:14:28 來源:東方網 責任編輯:孔彬彬
10日青島市衛計委下發文件,醫聯體建設將成今年醫改重點工作之一。11日記者採訪獲悉目前島城已經有了4個大規模的醫聯體。醫聯體作為分流患者的一個重要組成形式,是否真的可以起到小病進社區、大病進醫院?對此記者進行了走訪調查。衛生部門專家分析,要真正分流患者、讓市民買賬,大專家能否到位、藥物是否齊全、轉診是否順暢、報銷比例是否增大等問題,將成為醫聯體發力的關鍵點。
推進區域醫療聯合體系建設,是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舉措。11日記者從衛生部門獲悉,目前島城一共有4個大的醫聯體。其中包括齊魯醫院(青島)攜手16家市北區政府辦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成立的醫聯體;青島市中心(腫瘤)醫院牽手青島市鹽業集團職工醫院組成的鹽醫分院 ;市立醫院與20家一、二級醫院成立的首診在社區、大病到醫院 、康復回社區的醫聯體;此外早在2006年,青大附院就聯合12家二級醫院、6家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成立了醫聯體,此外還有其他醫院的多种醫聯體形式。
“醫聯體內就醫的便捷性非常突出,如有完整的健康檔案,可優先享受門診、住院的轉診綠色通道,可在社區預約專家門診等。各成員機構的醫師可以在醫聯體內多地點執業;醫聯體內的檢驗、影像等資源設備實現共用。”市北區衛生局局長鄭金江表示,成立醫聯體之後,可以充分利用大醫院的技術優勢和龍頭作用,積極推進分級醫療服務模式 ,讓百姓在家門口就可以享受到三級綜合醫院的診療服務。”
“成立醫聯體的初衷是解決患者不管大病小病都到大醫院 、三甲醫院的問題。”青島市衛計委有關負責人表示,建立以三甲綜合性醫院為龍頭、整合二級和一級醫療機構的縱向區域醫療衛生聯合體,也是今年下半年青島市衛計委的醫改重點工作之一。
1 醫院大專家能否到位?
一直以來,無論大小病都跑大醫院 ,造成大醫院看病難、專家過勞、患者得到的服務不夠細緻等弊端。曾有數據顯示,有近70%的患者可就近通過二級醫院、社區醫療和鄉鎮衛生機構等基層醫院治療常見病和多發病,然而患者對社區醫院醫療品質不放心、社區醫院設備不齊全等因素造成了患者分流無法真正完成。
“成立醫聯體的目的之一就是要定期派駐大醫院的專家到社區坐診。”在市北區小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該中心主任江富川介紹,市北區醫聯體成立的第二天,齊魯醫院的專家楊新林便來到小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坐診,附近的居民慕名前來,此前較為“空曠”的中心頓時變得“爆滿”。
“破解社區醫院無人來的局面,還得大專家出面。”李滄區九水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負責人胡主任説,作為市立醫院的醫聯體之一,他們除了定期請市立醫院的專家坐診外,還聘任401醫院退休的呼吸科專家陳慧生,之前社區醫院看病的人比較少,4個大夫一天也就看20個患者,現在陳醫生來了後,半天時間就能接診30~40人。“可見大專家的實力是提高基層就診率的關鍵。”
2 可報銷藥物是否齊全?
除了患者對社區醫生的水準持懷疑態度外,用藥問題也是很多人不願去社區醫院的原因。記者採訪中了解到,目前一些常用藥在社區醫院根本拿不到,從大醫院轉診到社區康復的患者,還要面臨去大醫院開藥的難題,削弱了社區醫院的吸引力。
“公辦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目前必須用基本藥物,而民辦的則可採購非基本藥物。”李滄區衛生局醫政科科長劉繼章説,目前他們區一共有5家機構與市立醫院建立了醫聯體,所以不少市民希望,民辦社區衛生機構也能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這樣一來,既能買到便宜的基本藥物,也能買到以前買不到的常用藥。
為了解決這一問題,今年7月1日起,李滄區衛生局成為全省首個在民辦社區衛生機構實施“國家基本藥物制度”的地區。區政府列出專項資金200萬元用於對民營社區機構下半年的基藥差價補貼。
“拿治療高血壓的一種藥來説,以前在民營的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買,售價9元,現在只需要1.6元。”在虎山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就診的陳女士説。
3 雙向轉診是否順暢?
記者了解到,建立區域醫療聯合體,可通過多種方式逐步實現醫療資源的統籌利用,其中一項就是合理分流病人和有效利用雙向轉診系統,使各級醫療資源得到充分發揮利用。
延安路街道社區衛生服務中心主任張春紅説,自從和齊魯醫院建立了醫聯體,現在居民看病七八成都首選社區,因為他們相信,有急病大病,社區門診一個電話就能把他們轉進三甲大醫院。而大病急病穩定之後,他們也樂意轉到社區繼續調理,因為這樣報銷額度更高。“實施醫聯體來,延安路社區衛生服務中心的日均門診量已由原來的100多人猛增到300多人。”
“長期以來,"轉上去"容易,卻不見"轉下來"。”江富川説。記者從市北區衛生局了解到,今年市北區所有轉診人次是22822人次,但往下轉的僅有幾千人次。“一個客觀原因就是齊魯醫院距離我們社區較遠,另外一個原因涉及到用藥報銷問題。”由於受到基層醫療機構藥品種類的限制,有些癌症和其他大病患者在社區治療後還得返回大醫院開藥,此外出院後享受的報銷政策有變化,原本住院能報銷的,不一定能在社區醫院報銷。
4 總體上醫療花費能否降低?
記者了解到,醫聯體中最重要的一項,就是花費方面的優惠。“在家門口有三級醫院的專家給看病後,患者還能享受社區的報銷政策,花費比在三級醫院少。”李滄區衛生局社區辦負責人邵先讚説,比如做B超,在社區醫院做是 80元,在醫院是 120元;其他各種檢查檢驗項目,在社區醫院有比在大醫院更多的優惠。另外轉診的話,起付線可以從在大醫院的860元變為430元,一下子降低了一半。
此外醫聯體可以避免重復檢查。記者了解到,市立醫院的醫聯體,和其他醫院實現資訊資源一體化,其他醫院可以通過統一的預約系統,預約市立醫院的檢驗、檢查及專家門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