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9日 星期六

財經 > 醫藥 > 醫藥要聞 > 正文

字號:  

“醫聯體”存在利益博弈 成敗取決於辦醫大格局

  • 發佈時間:2014-08-15 09:24:12  來源:人民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孔彬彬

  為了破解無序就醫,推動分級診療格局形成,區域醫療聯合體應運而生。而自誕生以來,醫聯體就是爭議的焦點。日前,中國醫院協會副秘書長莊一強表示,當前大環境下,醫聯體更多的是互相利用,利益博弈的背後是辦醫格局的左右。

  利益博弈

  醫聯體是互相利用

  “現在的醫聯體,實際是互相利用。”在談到醫聯體的發展時,莊一強拋出了這樣的論斷。之所以這麼説,是因為中國的公立醫院都不是標準的公立醫院,醫院自負盈虧,大家都要自己掙錢養活自己。大醫院想吸收多一些病人,小醫院希望大醫生來我們醫院來做手術,各有利益訴求,最後平衡點在利益的分配上。在醫聯體中,大醫院利用小醫院,小醫院利用大醫院,彼此之間是互相利用。

  做醫聯體要有四個紐帶。第一就是技術紐帶。大醫院的醫療技術支撐小醫院,小醫院無法解決的就轉診到上院去,上面的醫院康復病人轉到下面的醫院。第二是利益紐帶。如果內每個醫院都是獨立法人,都要求自己的利益最大化,那麼如何平衡同一個醫聯體內不同醫院之間的利益就尤為重要。第三是IT紐帶。比如通過網際網路,傳遞病人資訊,交流診治病情,相互轉診等。第四是行政紐帶。其中,利益紐帶是動力,也是最核心的要素。

  如果做得不好,最後醫聯體變成虹吸,把病人虹吸到大醫院裏去了。除了虹吸病人,還會虹吸醫生、護士。一些地方已經出現了這種情況,變成“大樹底下不長草”。

  “如果錢上面看得很重,醫聯體就不容易配合。”莊一強説,“如果有一定的政府導向,可能他們利益的慾望就沒有那麼強。這個導向不僅僅是行政命令,而且要財政導向和其他一些力量的配合。”

  如何避免醫聯體的跑偏呢?莊一強認為,還是加強分級診療。衛計委正在制定分級診療的標準,不同級別的醫院適宜哪些技術看哪些病。“如果有分級診療一定的規範,比如二級醫院做哪些、三級醫院做哪些,像小學、中學、大學分級一樣,這樣在一個醫聯體裏,不同的級別的醫院裏有各自的不同的歸位。”

  “比如説醫保,如果你在縣醫院就報銷70%,如果在地級城市,可以報銷50%,到省城就報銷30%,從報銷比例也有一個杠桿的作用。”莊一強説,醫聯體未來的發展,做得好與不好,還要取決於整個國家辦醫的大格局。

  分級診療

  有優勢也有風險

  當前醫患關係緊張,病人看病不滿意,一部分來自無序就醫。例如做火車趕到北京看病,排隊好幾個小時,醫生兩三分鐘打發去檢查。三天后拿著檢查結果,醫生兩三分鐘診斷開藥。病人自然不滿意。而分級診療可以規範就醫程式,一定程度上避免這種情況。

  莊一強認為,目前來看,醫聯體在分級診療起到了一定積極的作用。比如説小醫院,疑難重症看不了,就轉到醫聯體內的大醫院。大醫院有些病人手術以後,轉到下面二級醫院做康復。既可以縮短大醫院病房的週轉率,也可以讓小醫院在康復病人的照顧方面有所分工。

  縱向的醫聯體具備這樣的先天分級優勢。“省級醫院到地級醫院到縣級醫院,縱向協同發展的情況下,可以區分基本醫療分級。比如哪個級別的醫院看哪些病,哪些有技術難度。如果這些能夠分得清楚,就會比較好。”同時,莊一強也指出了其中具備的問題和風險。

  “比如感冒有可能不是感冒,而是腦膜炎,早期表現是感冒。這個區別的技術是高難度的。”莊一強説。

  此外,下級醫院也可能為了利益扣住病人。莊一強舉例説:“比如杭州一些三級醫院,為了達到分級診療,規定只有社區轉診來的才可以報銷,否則全自費。外國都是如此,但國內未必適用。如果北京的大醫院都停止普通門診,只開專科門診,而且只是接收由地級城市醫院轉診上來的,這樣病人就少得多了。可是北京的醫院願意嗎?如果這樣轉診,可能最後的結局是省會的醫院不把病人轉診上來。所以,這裡頭實際上還是一個利益博弈的問題。”

  有待完善

  密集型醫聯體運作更好

  醫聯體大致可分為鬆散型和緊密型,現階段來看,緊密型的醫聯體運作更加順暢。根本原因在於利益的統一。

  “如果是緊密型的醫聯體,比如是同一個法人的,人財物都是統一調配,利益訴求是共同的,這種比較好辦。如果是鬆散型,比如五家醫院五個法人,有不同的經濟賬目,不同的利益訴求,每個個體都希望利益最大化,互相之間有一些利益牽制,導致可能不完全達到總體的最優。”莊一強説。

  比如説醫保付費,病人在這家如果報銷完了,到另外一家來,費用就用完了,下一步它該怎麼處理。還有,如果病人很嚴重處理不了,當然會轉到上級去。如果介乎嚴重和一般之間,他有些就留下來自己能夠開刀就開掉了。還有需要進一步完善的地方。

  因此,目前做得比較好的大多是緊密型的。例如廣東省中醫院,它的總部在廣州,但是它在珠海也有分院,在廣州大德路有一家醫院,在廣州二沙島有一家醫院,在廣州的芳村有一個慈善醫院,在珠海也有一家分院,還有好幾個門診部。總醫院的叫院長,其他分院的院長等於總院的副院長,人財物統一調配。“這樣他就知道哪些病人該到哪去,哪些病人轉到我這裡來。發展就統一考慮,全盤考慮,是做得比較好的。”莊一強説。

  而鬆散型的醫聯體,就要特別注意利益的平衡。醫聯體內的“龍頭醫院”,不能全部拿好利益,要分給下面的小醫院、中醫院,可能這樣大家更願意參與進去。

熱圖一覽

高清圖集賞析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