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前線評論 > 正文

字號:  

不能完全否定民營醫院 應嚴格監管使其趨利避害

  • 發佈時間:2016-03-28 13:31:30  來源:北京青年報  作者:王石川  責任編輯:吳起龍

  一種説法

  手術臺上加價並非民營醫院原罪

  日前呼和浩特市衛計委通報了對3家問題民營醫院的處罰。主管部門站在“主管”的制高點上,依法嚴懲了被媒體曝光的呼和浩特平安醫院、復興醫院、都市麗人醫院。因為,這些無良醫院在手術臺上給患者加價,在手術室毆打辱罵患者……

  手術臺上加價、手術室裏毆打患者,很難想像這種事情居然發生在白衣天使身上,發生在以救死扶傷為己任的醫院裏。這三家醫院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都是民營醫院。民營醫院並無原罪,不能因少數民營醫院有不法行為就否定全體民營醫院,但是據調查顯示,截至3月23日,被檢查的350家民營醫療機構中,責令改正的就有139家,佔比高達39.7%。就不能不進行深思了?

  按照新華社的報道,呼和浩特市的民營醫院行業管理亂象,讓老百姓深受其害、深惡痛絕、反應強烈。民營醫院行業管理亂像是呼市一地的特有現象,還是較為普遍?根據媒體報道,答案是後者,民營醫院時不時就被曝出問題。也正因如此,有網友看到“手術臺上加價,手術室裏毆打患者”的報道,怒而斥責民營醫院,甚至怪罪于市場化。

  民營醫院有理由存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民營醫院是可依賴的一股力量。十八屆三中全會明確提出,鼓勵社會辦醫,優先支援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社會辦醫不等於社會資本辦醫,但是,光靠政府力量顯然不可能完全解決看病難、看病貴。原衛生部副部長黃潔夫認為,建立符合市場規律的強大的民營醫院體系是醫改成功的關鍵,只有民營醫院健康發展,才能對嚴重壟斷+行政化的公立醫院體系形成競爭衝擊。誠哉斯言!

  在一些發達國家,設備最先進、服務最優質的往往是民營醫院,且民營醫院佔比非常之高,高達六七成。據黃潔夫介紹,在我國台灣,公立醫院的比例已經降到了不足16%,大部分醫院都是公辦民營,但這並沒有影響醫院的公益性。而在大陸,民營醫院佔比不足三成,且口碑普遍頗差。

  原因出在哪?耐人尋味。不能一提起民營醫院就皺眉頭,一看到民營醫院有利益衝動就破口大罵,一想起醫院市場化就捶胸跺足。一個很顯然的事實是,任何國家,單靠政府的力量不可能完全解決醫療難題。財政投入再大,到最後也難逃效率低下的宿命。再説,公立醫院有問題的還少嗎?因此,民營醫院確有問題,但是不能完全否定它們,而是該思考如何監管好它們,使之趨利避害。在呼市,被查的民營醫療機構中,高達四成出現問題,難道都是民營醫院的錯?如果等到出現了問題再去查,而不是強化事前防範和事中監管,民營醫院怎麼可能向善?

  任何資本都有逐利本能,社會資本進入醫療領域不是當慈善家,它們逐利不可怕,怕的是它們過度逐利,卻無人監管,或者是監管總是慢三拍,甚至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同時,民營醫院也需要公平的政策待遇,如果該監管不監管,該給它們待遇而不給待遇,卻幻想民營醫院個個都具有公益性質,就是虛妄之談。

  “春雨斷橋人不渡,小舟撐出柳陰來”。民營醫院的發展壯大,可以滿足公眾多元化的醫療服務需求,甚至可以産生鯰魚效應,使公立醫院不敢驕嬌。有個比喻是,中國的公立醫院就像公共汽車,試圖裝下所有人,很多人埋怨車票太貴、太難買,車裏太擠。為此就需要發展其他交通工具,比如專車等等。無論公交車還是計程車,或者專車,它們都需要監管,監管到位,它們才能把準方向盤,不敢宰客,乘客(也就是患者)才能真正受益。

民營醫院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合金投資 8.24 1.73%
2 模塑科技 4.99 0.60%
3 神州B 3.41 0.59%
4 誠志股份 15.34 0.39%
5 益佰制藥 11.25 0.27%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信邦制藥 8.91 -3.57%
2 星普醫科 23.60 -2.40%
3 創新醫療 13.17 -2.23%
4 愛爾眼科 40.35 -2.02%
5 安科生物 27.81 -2.01%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