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內稱OTC藥退出醫保目錄會增加醫院客流壓力
- 發佈時間:2015-07-28 09:25:27 來源:南方日報 責任編輯:吳起龍
-背景
近日,一條“OTC(非處方藥)可能全部退出新醫保目錄”的新聞在業內引發震動。據最早報道此消息的媒體説,“即將啟動的下一輪醫保目錄更新的工作中,或將作出歷史上最為重大的調整,目錄中現有的OTC藥品品種或將全部退出”。也有媒體稱,雖然具體退出進度未有統一意見,但可以確定的是“新醫保目錄不會增補新的OTC藥品種進入”。不過,7月24日,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新聞發言人李忠在新聞發佈會上回應稱,這一消息並不屬實。“下一輪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的調整工作並未啟動,人社部相關業務部門也沒有就OTC藥品的問題接受任何媒體採訪,也沒有在任何場合發表過類似的言論。”儘管官方做出辟謠,然而,關於“OTC該不該退出醫保目錄”的討論仍在發酵。
◆正方 OTC退出為醫保基金減負
2009年國家版醫保目錄中總計有2151個藥品,其中屬於OTC市場屬性的産品共有556個品種藥品,涉及化學藥品200種,中成藥356種。有分析認為,新一輪醫保目錄的調整,或是為了緩解醫保資金池緊張。根據《2014年度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4全年城鎮基本醫療保險基金總收入9687億元,支出8134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7.4%和19.6%。醫保基金增長速度已低於支出速度,《中國醫療衛生事業發展報告2014》預測,2017年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基金將出現當期收不抵支的現象,到2024年,將出現基金累計結余虧空7353億元的嚴重赤字。醫保基金正面臨越來越大的支付壓力,多省份統籌基金結存偏離“滿足6-9個月支付需求”的紅線。從這個角度來説,OTC退出醫保目錄,有助於減輕醫保基金的壓力。
也有分析認為,此舉是為眾多新藥進國家醫保目錄騰出位置。有觀點認為,將非處方藥品退出醫保目錄,並非國內醫保制度的首創,類似的做法也同樣存在於發達國家的醫保體系中,例如美國也曾對醫保購買OTC藥品有諸多限制,2011年奧巴馬的《平價醫療法案》規定只有拿到醫生處方才能用“彈性消費賬戶”和“健康儲蓄賬戶”購買OTC藥品,這瞬間引發了對於醫保自由購買權的捍衛與抗議。雖然2013年恢復了這兩個賬戶自由購買OTC的權利,但傳統醫保賬戶卻只允許消費處方藥。
◆反方 不可能讓OTC全部退出
也有觀點認為,OTC藥品退出醫保目錄需要審慎評估。分析認為,醫保目錄中的OTC藥品,雖然增加了一定的開支,但醫保購買OTC的權利,不僅可以減輕患者經濟負擔,同樣是對處方藥過度消費的遏制。以世界最大藥品市場美國來看,2010年的調查發現,超過90%的美國人更喜歡在尋求醫生治療之前使用非處方藥自我藥療,而約90%受訪的醫生和藥師同樣建議在拜訪醫生之前先進行自我藥療。在OTC藥品上每消費1美元,可為美國醫療保健體系節省6到7美元。醫保入不敷出,究竟是在處方藥的控費和監管上存在漏洞,還是OTC開支導致了無底洞,需有更現實的數據佐證。
東南大學醫保研究所所長張曉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則認為,OTC退出醫保目錄沒有可能。基本醫保制度和醫保目錄的制定是為了保證提供基本醫療服務,OTC藥品作為服務於基本醫療的産品,不可能都退出來。現在主要的問題是部分OTC藥品價格偏高的問題,需要新的機制去管控。
有網友則表示,將OTC清退出醫保目錄,是在逼患者“感冒也去醫院”,看病只會更難。
北京鼎臣醫藥管理諮詢中心負責人史立臣也認為,OTC藥品不能報銷,原本可以自己在醫保定點藥房買藥的消費者,為了省錢會涌向醫院看門診,反而為醫院增加了客流壓力。
◆記者點評 降低醫療費用才是王道
OTC英文全稱是Over The Counter,中文名叫非處方藥,它是消費者可不經過醫生處方,直接從藥房或藥店購買的藥品。對普通市民來説,平日可能接觸最多的藥品就是非處方藥,從藥店買的感冒藥、鎮痛藥、胃藥大抵標有OTC標誌。儘管官方辟謠稱尚未啟動下一輪基本醫療保險藥品目錄調整工作,但從各方反應可以看出,醫保目錄調整受到極大的關注,一點風吹草動,對整個醫藥行業都是風向標。但對老百姓來説,OTC藥是否退出醫保目錄,帶來的影響可能沒那麼直接。在藥店刷醫保卡買藥,通常用的是個人賬戶,去醫院看病才用到統籌賬戶。老百姓最關心的是,無論是誰進入醫保目錄,能否把醫療費用降下來,能否少花冤枉錢,別把醫保卡裏的錢不當錢,這才是最關鍵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