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01日 星期六

財經 > 産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外賣平臺進軍醫藥電商 至少要跨過這四道坎

  • 發佈時間:2015-07-31 10:16:50  來源:東方網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吳起龍

  繼外賣餐食、便利店商品、鮮花禮品、水果之後,近日,位列國內三大外賣平臺的美團和百度外賣相繼宣佈進軍醫藥電商,試圖以自身掌握的流量和配送優勢,佔據醫藥電商的制高點。

  美團外賣為了切入這一市場,與以“快”著稱的醫藥O2O平臺叮噹快藥進行全面合作,增設“藥品”入口,目標是為全國上億用戶提供28分鐘送藥到家的極致體驗,共建全國最大醫藥O2O平臺。

  而百度外賣推出送藥到府服務,則是通過藥給力、壹藥網、京衛大藥房、百姓陽光大藥房等售藥平臺陸續接入百度外賣實現,口號是“以北京為核心輻射全國範圍”。

  由於目前外賣平臺還處於燒錢狀態,盈利難,切入醫藥O2O似乎讓人眼前一亮,猛地找到了盈利的“又一村”。

  易觀智庫醫藥分析師林文斌就向筆者表示,外賣平臺是有做醫藥O2O的優勢的:一是,在於其已經建立了全國範圍或特定區域的網路佈局;二是,在已經有的業務上加醫藥入口,屬於增值服務的延伸,從這一層面上看,利於創收;三是,外賣的用戶與網路購藥的用戶有較強的重合度,此類用戶都以平時工作較忙的白領、年輕人為主。

  理論上,醫藥O2O如果把平臺搭好,相對傳統醫藥電商來説,未來賺錢是沒有問題的。但筆者認為,短期而言,要達到盈利的層面,還有待跨過四大門檻。

  首先是現實的盈利問題,基於網際網路思維的藥品O2O業務,外賣平臺做醫藥電商勢必也需要以價格開道,而眾所週知,在處方藥網售未開閘之前,外賣平臺所售的藥品目錄較為有限,能買的勢必多為市場充分競爭的OTC類普藥産品。本身這些藥品的利潤空間就不高,外賣平臺雖説在流量上不用再大投入,但物流成本還是有的,所以早起的盈利問題仍讓人堪憂。如何邁過這一坎,事關這項新業態能否持續。

  其次,如何將醫保支付與此類平臺對接,對佈局醫藥O2O的外賣平臺來説也是一項考驗,因為這將影響到網購消費的繁榮程度。雖然我們注意到,目前阿裏健康已對外宣佈與中國太平洋保險旗下太保安聯健康保險股份有限公司簽署合作,中國銀聯方面也直言,目前正在跟醫保部門進行溝通,下一步醫保手機個賬支付功能將在醫保局的統一部署下正式上線,但前者牽手的是商業保險,而非國家醫保,後者雖有合作苗頭,但國家醫保部門的官方支援表態不出,醫藥電商真正繁榮的時機就較難來臨,與之相關的醫藥O2O業務要有大發展也就尚欠根基。

  再次,做醫藥O2O潛在的政策風險也需要留意。目前外賣平臺雖普遍強調,由於藥品的特殊性,其外賣選擇的合作商家均為規模大、口碑好、具備多年售藥經驗的藥品銷售類企業,且已有不少門店自主展開外送服務,但依照目前公佈的外賣平臺與醫藥B2C網店或醫藥電商的合作模式,其配送方式多采取平臺和藥店自配送與外賣平臺自由配送相結合的方式。以百度外賣為例,其就打算讓“百度外賣騎士”參與配送。如此操作,在給醫藥配送提速的同時,也就不得不提到藥品GSP認證。有醫藥電商分析人士就向筆者坦言,目前藥品GSP在醫藥電商行業尚無明確要求,但由於該新興産業與老百姓健康息息相關,隨著未來處方藥網售逐步放開,藥品物流的監管和對配送主體資質的審批,或許都會跟進。

  最後,外賣平臺做藥品O2O,還要處理線到府店和線上平臺對利潤要求的差異問題。據一家與百度外賣合作的醫藥電商企業的專家透露,目前線到府店對業務毛利需求至少是40%,沒有40%很難盈利,而線上的外賣平臺對毛利需求或許15%左右即可過日子。兩者對毛利要求的差異,處理起來或許並非易事,即便前期外賣平臺在切入時有補貼,但對線下的長期鉅額補貼,或許並非長久之計。

醫藥電商 詳細

漲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海虹控股 43.40 10.01%
2 一心堂 26.09 6.58%
3 瑞康醫藥 15.62 2.63%
4 老百姓 72.99 2.50%
5 益豐藥房 59.79 2.24%

跌幅榜 更多

排名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
1 東北制藥 9.93 -1.88%
2 白雲山 29.80 -1.78%
3 上海醫藥 24.34 -1.30%
4 康緣藥業 13.73 -0.65%
5 馬應龍 19.13 -0.52%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