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源 財富源

2024年06月26日 星期三

財經 > 醫藥 > 正文

字號:  

這些年,醫師執業狀況改善有限

  • 發佈時間:2015-05-28 09:21:51  來源:健康報  作者:佚名  責任編輯:朱苑楨

  5月27日,中國醫師協會發佈《中國醫師執業狀況白皮書》。根據《白皮書》,近年來廣受業界和社會關注的醫患互信缺失,醫師工作時間長、工作量大、自身狀況惡化、付出與收入不成比例等問題改善有限。中國醫師協會分別於2002年、2004年、2009年、2011年和2014年進行了5次醫師執業狀況調研。此版《白皮書》對2009年、2011年、2014年的調查結果進行分析,數據來自10余個省(市)、9524份醫師問卷。

  六成醫師不滿執業環境

  “戰時狀態”令醫生疲憊不堪

  《白皮書》顯示,2009年,在被調查的醫師中,僅有7.4%和29%的醫師認為自身執業環境“良好”和“一般”,而39.6%和24%的醫師認為執業環境“較差”和“極為惡劣”。到2011年,近一半 (48.5%)的醫務工作人員對執業環境不滿意,滿意比例僅為19%。《白皮書》提出,醫師的執業安全感和榮譽感有待提高,特別要注重基層醫務人員隊伍的穩定。

  2011年的調研顯示,71%的醫師將工作壓力歸因于醫療糾紛、工作量大以及患者的期望值太高。2014年調研得到的資訊基本一致:約76.5%的醫師表示工作壓力主要來源於工作量特別大,71.8%認為來源於醫療糾紛,72.7%認為來源於患者期望值太高,69.6%認為來源於傷醫事件頻發。

  《白皮書》顯示,85%左右的醫師每週都需要加班工作。其中,52.72%的醫師平均每週工作40小時~60小時,32.69%的醫師工作60小時以上(我國標準工時為職工每週工作40小時)。統計表明,持續的“戰時狀態”下,僅有17.9%的醫師可以按規定休完年假,40%的醫師基本不能休年假。

  對此,《白皮書》提出,醫院管理者有義務全面落實法律法規對醫師勞動時間和年休假制度的規定;若因醫院編制、人員所限而不能完全杜絕醫師超時工作時,醫院應給予醫師合理補償。

  三級醫院醫師健康自評最差

  未遭遇醫療暴力醫師不到三成

  近年來,我國醫生猝死事件頻發。在2014年調研中,14.6%的醫務人員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差,55.3%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一般,僅有30.1%的醫師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良好。其中,三級醫院醫師健康狀況自我評價最差。約78.5%的醫務人員認為自己的身體狀況已經影響到工作和生活。

  《白皮書》建議,定期為醫師體檢,及時發現醫師身心健康問題;廣大醫師也要主動積極地自我調節,改變和抵制不健康的生活方式。

  醫療暴力包括語言暴力和行為暴力。2014年調研結果顯示,59.8%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語言暴力,13.1%的醫務人員受到過身體上的傷害,僅有27.1%的醫務人員未遭遇過暴力事件。84.3%的醫師將醫療暴力歸因于媒體的負面報道,這一數據與2011年(54%)相比明顯增加。

  既往調研數據表明,發生傷醫事件時,41.9%的醫院採取息事寧人的態度,或無任何表示。在2014年的調研中,78.9%的被調查者認為醫院應該為醫生提供人身安全保護,55.9%認為醫院應該協助調解醫患之間的矛盾,46.8%認為醫院應該為醫生提供心理健康諮詢。

  《白皮書》強調,媒體是醫患溝通的重要橋梁,醫療界尊重媒體的監督權,但媒體用什麼樣的態度對待醫療不良事件值得深思;醫療機構作為醫師的執業場所,有義務保障醫師執業安全,構築良好醫療環境。

熱圖一覽

  • 股票名稱 最新價 漲跌幅